藏书票出现的最早时间可追溯到15世纪下半叶,它一般贴在书的扉页上,是表明藏书主人身份的标识,通常采用木版、铜版、丝网版、石版等形式表现各种美术图案,有“纸上宝石”之称。藏书票的起源及其发展的独特性体现在何处?如何表达人类共通情感并引起东西方...
袁家缉先生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先生的四子,国际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先生同父异母兄弟(袁家骝的母亲是“薛丽清”,袁家缉的母亲是于佩文)。从1978年至1998年,连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寓居天津。2005年5月接受采访时,袁家缉先生精神钁铄,思维...
浙江湖州人,湖州師範學院特聘導師,吳冠中藝術館特聘藝術家畫家,70油畫公社成員,70水墨公社成員。湖州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意象油畫研究會理事,浙江省油畫家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受聘紐約《世界藝術研究院-中國書畫院》研究員。
石涛 (1642—1707年) 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 苦瓜和尚、瞎尊者等 出家后法号元济、原济等 在中国书画史上 石涛与弘仁、髡残、朱耷 合称“清初四僧”,影响巨大
大概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向赵冷月先生的哲嗣赵时中先生表达了想结识沃兴华先生的意愿。时中先生告诉我:沃先生重病在医院,恐怕很难和他联系。
王东声,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从事艺术创作、教学和视觉文化研究,近年多关注水墨艺术、书画印比较、陶瓷印艺术及艺术观念研究。
本文以断语的形式探讨了清代以来篆书与篆刻艺术的演变,重点分析邓石如、吴昌硕、黄士陵等艺术家的风格与创新。如邓石如通过融合篆隶,打破传统“二李”模式,开创新的篆书风格。吴昌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继承并推动“以书入印”印学理...
今夏,田原先生以九十高龄在深圳仙逝。得此信息,我的头脑中浮现出他老人家生活在南京时精力充沛、才思敏捷、激情洋溢地投入艺术创作的生动画面,和他谈天说地、幽默诙谐、与人热情交谈的景象。一幕幕,就像过电影似地,回忆的思绪,不觉进入由他的真诚、才华...
田原先生祖籍江苏溧水,1925年1月28日出生于上海。1949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前哨剧团、溧水县文化馆、苏南日报社、新华日报社工作。1980年调入江苏省文联书法家协会,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第一届驻会秘书长,1992年正式离休...
蟠条印盛于隋唐,他也是中国古代官印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的官印制度发生了系统性变革,主要体现在形制、工艺和使用方式等多个方面。蟠条印的工艺打破了古时金属印章,非铸即凿的惯例,他采用焊接之法,(即先设计印稿,制作印坯,再据印文形状盘曲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