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凤凰山
吴作人先生
(1908年10月3日—1997年4月9日)
吴作人,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安徽泾县,中国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出版有《吴作人画集》《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的艺术》等著作。
1937年10月,吴作人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1939年底,在日军战机的轰炸中,吴作人前妻李娜(比利时籍)因产后体虚多病而撒手人寰,刚出生的孩子不久也夭折。1940年6月,吴作人的住所再次遭到轰炸,许多画作毁于战火。此后,吴作人在磁器口凤凰山的一座废弃的碉堡里安身,期间创作了“抗战三部曲”——《重庆大轰炸》、《不可毁灭的生命》和《空袭下的母亲》。
吴作人-《碉楼旧居》 油画 1942年
在《重庆大轰炸》画幅背面,吴作人贴上了日期为“民国三十二年六月十五日”的《大公报》,这是时间和文献彼时彼地最真切的记录。画家自己要记住这个日子,无意之中却完成了文献与作品的相互对照。用今天的眼光看,他的这一作品无疑具有图文共义的当代艺术特征。
1938年,战地写生团在河南璜川前线合影。右起:陈晓南、吴作人、孙宗慰、沙季同
吴作人画完这一作品后不久便跟随朋友去西北、敦煌写生,《重庆大轰炸》这幅作品也不幸失散。1945年,宋美龄要去美国,吴作人仅凭印象又创作了一幅比失散的《重庆大轰炸》还大一倍的画作,托宋美龄赴美拍卖,为宣传抗战筹集资金。
1943年,吴作人与李约瑟博士(左)在去敦煌途中
2004年,境外一收藏家在成都一画廊中发现《重庆大轰炸》,画面已经有所损坏,收藏家带回国修复后,使得这幅作品以现在的面目示人。油画《重庆大轰炸》便是在与主人分开50年之后,才在遥远的美国出现,重新回到大众视野。2005年8月,上海美术馆举办《永恒的记忆——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京沪美术作品联展》,将吴作人《重庆大轰炸》借回国内首次展出,吴作人基金会有意将此画购回国内却望价兴叹。
吴作人-《重庆大轰炸》布面油画 80×100cm 1940年
吴作人-《重庆大轰炸》14.5×19.4cm 纸本 碳笔 1940年
吴作人-《不可毁灭的生命》 纸本 1940年
吴作人-《不可毁灭的生命》 油画(印刷品) 1941年
吴作人-《空袭下的母亲》 纸本 1940年
吴作人-《前线兵营》速写 21.2×14.4cm 1938年
吴作人-《和平》 1960年
吴作人-《和平》
吴作人-《双鸽》 1964年
吴作人-《鸽群》 1979年
任命吴作人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1958年
专题链接:
和平 | 安塞姆·基弗重新提起了那段被遗忘的关于二战的集体记忆
——编辑 | 长三角美术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