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 |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时间:2023-05-10 14:35:09 编辑:晓钟
分享至

图/毕加索

文/白桦


毕加索-格尔尼卡5.jpg


和平 | 毕加索的反战巨作《格尔尼卡》(图2)

《格尔尼卡》(Guernica)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881——1973)

油画-1937年

349.3cm x776.6cm

西班牙索菲亚王后国家美术馆藏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巅峰之作, 堪称绘画界中的反法西斯宣言,是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这幅画中,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纳粹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无辜平民的大规模轰炸,反映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格尔尼卡》画面由黑白灰三色组成,全画充满着悲剧气氛。这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的同情。所有形象是超越时空的,并蕴含着愤懑的抗议声。画面一共描绘了六个人物形象,两个动物形象。


毕加索-格尔尼卡1.jpg

《格尔尼卡》左侧局部


在最左端有一个嚎啕大哭的女人,她的怀里抱着已经死去的孩子;画面下方躺着一位男人,他的躯体在马蹄下支离破碎,右手却还紧紧握着一把匕首,象征着保家卫国的战士。 


毕加索-格尔尼卡2.jpg

《格尔尼卡》右侧局部


画面的右边有一个正在被烈火吞噬的女人,还有一个女人正在拼命逃跑,以至于一条腿被远远落在了后面,她们都是在战火中受苦的人民。


毕加索-格尔尼卡3.jpg

《格尔尼卡》上侧局部


从门里探出头的这个女人,手里还举着一个象征光明的灯烛。


毕加索-格尔尼卡4.jpg

《格尔尼卡》局部


受伤的牛和嘶鸣的烈马则具有强烈的破坏意义,象征的是法西斯的铁蹄和暴行。

 和平 |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图7)

《格尔尼卡》手稿


毕加索采用了多种风格与手法,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


毕加索-格尔尼卡6.jpg

被轰炸后的格尔尼卡小镇


1937年1月,毕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但是1937年4月26日,德军轰炸了位于西班牙北部的格尔尼卡小镇,由于城中的年轻男子大都走上了前线,受伤遇难的多为妇女儿童,格尔尼卡则被夷为平地。


毕加索-格尔尼卡7.jpg

巴勃罗•毕加索


和平 |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图10)

毕加索在画室创作《格尔尼卡》


毕加索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决定为这一事件创作一幅作品,他临时修改了为巴黎世界博览会创作的壁画,以此控诉法西斯的暴行,表达对祖国人民牺牲的哀痛。 


现在,这幅画的复制品挂在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大厅的入口处,以此表达联合国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和平 |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图11)

西班牙索菲亚王后国家美术馆现场


『西班牙邮票』1981年毕加索绘画格尔尼卡小型张.jpg

西班牙邮票-1981年《格尔尼卡》小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