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美术馆 | 中国新徽派版画重要开拓者陶天月

时间:2023-03-07 20:57:55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陈祥明


认真考察一下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安徽美术发展史就会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一批青年美术工作者以不同于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一辈美术家的艺术姿态,投身于火热的时代生活,力图以新的艺术视角、新的艺术语言来表现新时代、新生活、新思想、新情趣。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些所谓的“新”,后来实践证明有的对了,有的却错了,有的则对错参半,有的至今难以说清道明。然而,正是这些新人的新姿态新步伐,构成了安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奠基和建树了新徽派美术,创造了具有时代高度的标志性作品。在这群人中,起步早、持续长、卓有成就者有郑震、鲍加、陶天月等,他们对新徽派绘画艺术具有开拓性贡献。

作为新中国建立后安徽新艺术群体中的重要一员,陶天月对新徽派美术具有奠基之功。陶天月1949年入华东大学,后来参加支前文工团。新中国成立后,在安徽省文联一直从事书画创作和组织工作。他是新中国安徽新一代画家中最早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表现形式来描绘新时代、新生活,卓有建树、影响广泛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他记录和表现了解放年代、跃进年代、红色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山村、水乡、工厂、建设工地及人们的生活与精神风貌。他忠实于生活,珍视真情实感,并保持艺术良知,敬畏艺术规律,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境界。我们今天来看他那段岁月的作品,仍然觉得很亲切、很动人、很美、很具有形式美感,那个时代早已流逝,但那些作品所沉淀下的“有意味的形式”至今还能打动和感染我们。我深信,新徽派美术的这种品格将会超越有限时空,得到传承与发扬。

作为新徽派版画艺术的骨干成员之一,陶天月对“新徽派版画”的形成和崛起具有开拓之功。赖少其先生是新徽派版画艺术的旗帜和领军人物。赖少其1959年2月调来安徽省担任文艺界领导,他来安徽后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组织新徽派版画创作。一批有抱负、有激情、有良好潜质的中青年画家聚集在他周围,其中就有郑震、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等,他们后来成为新徽派版画创作团队的骨干力量。赖少其领军创作了新徽派版画的代表性、标志性作品《旭日东升》(1959)、《治淮工地》《淮海煤城》(1974)、《陈毅吟诗》(1976)、《毛主席在马鞍山》(1978)、《百万雄师过大江》《淮河之晨》《丰收赞歌》(1979)等,陶天月都是署名的主创人员之一。据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其中诸多重要的创意、写生、版雕、印制是由陶天月贡献的,他的团队精神和艺术素质曾得到赖少其先生褒奖,也令同行们钦佩。陶天月与郑震、张弘合作了大幅版画《黄山宾馆》(1960),与易振省合作了大幅版画《陈村电站》。陶天月还独立创作了一批优秀版画如《秋耕》(1955)、《矿山月色》(1960)、《春晓》(1961)、《庆丰收》《炼钢炉前》(1962)、《山地播种》(1963)、《电到山区》(1964)、《水上曲》(1965)、《新安江畔》(1968)、《黄山松》(1977)、《皖江初春》(1979)、《网鱼》(1981)、《黄山烟云》(1983)等,这些作品以浓郁的生活气息、新颖的画面构成、独特的刀版意味和清新隽永的意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版画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风貌,不同于赖少其,也有别于郑震、师松龄等人。他对新徽派版画艺术的贡献是独特的。

在长期“师古人兼师造化”的过程中,陶天月对新徽派国画的艺术精进作出了不懈努力。陶天月的建树不仅局限于新徽派版画,也表现新徽派国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的国画不断有精品力作问世。尤其他的山水画形成了自家面貌与个性风格,似古人又不似古人,写真造化又超越造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的诸多国画山水,构图新颖别致,笔墨畅达精到,富有自然情趣,具有时代气息。那是他有序传承了新安画派的优秀传统,“师古人兼师造化”(黄宾虹语)的硕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语)的结晶。他那被人们称道的笔墨线条,一是传承古人精华而借得,二是汲取版画技艺而化得,三是师法造化丘壑而悟得。在长期创作实践中,他努力将此三者有机结合,最终所谓创新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他的《黄山春早》(1980)《万壑争流》(1984)《九华天台》(1998)《擎天一柱》(2010)等精心创作固然值得称道,而他的一大批写生作品更值得重视。譬如《云岭》(1957)、《佛子岭水库远眺》(1965)、《齐云山上有人家》《齐云山远眺》(1974)的清净幽远;《黄山雾雪》(1978)、《黄山光明顶》(1982)的沉静高远;秋系列《秋到徽城》《屯溪之秋》《小华山之秋》《金色的双河》《水乡》《秋雨》(1979年)的浓艳而沉郁,靓丽而淳朴;工业与建设题材如《造船厂之夜》《输油码头》《安庆炼油厂》(1979)、《新港》(1980年)的繁忙热闹,别开生面。还有铁划银钩、意象奇崛的黄山系列,铁线白描、精纯生动的黄山松系列,浓墨淡彩、自然灵动的天柱山系列,笔线肆意、牵人心动的皖江系列,都无不令人神往,触人情思,耐人寻味。

陶天月先生的画作尤其是那些代表性作品,具有厚实的生活底蕴、精湛的笔墨技艺、动人的诗意境界、独特的美学风貌,这与他的生活积累、书法功力、文化素养、艺术涵养、人格修养等都有密切关系。他平生阅历丰富,笔耕不辍,修炼勤勉,使得他书法绘画并胜,版画国画俱佳,山水花鸟兼优,人品艺品双馨,使得他能够不同流俗,以技进道,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境界。

我们不可忽视,陶天月先生紧跟时代,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创作了可称为“主旋律”的作品,但那些精品杰作并未成为过眼烟云,经过历史大浪淘砂而积淀下来,至今仍然烁烁生辉。此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语)。这也证明“笔墨当随时代”(石涛语)之不谬,也说明“思想变了,笔墨不能不变”(傅抱石语)之有理。我们处在伟大变革时代,艺术创作应无愧于时代,那么我们如何笔墨追随时代,陶天月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作出了先行范例,提供了有益启示,这无疑弥足珍贵。


——新徽派绘画艺术的重要开拓者陶天月(节选)

(陈祥明,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042_副本.jpg

汲古开新

——新徽派版画经典作品展

安徽省美术馆3号展厅展出


展览共展出包含新中国成立后至世纪之交不同时期的经典版画作品和文献图版142件/套,回顾和梳理了安徽版画在时代背景下的艺术面貌,探讨其与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关系,立足当下,让新徽派版画更好地融入时代、贴近大众、走向世界。


作品欣赏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058.jpg

《黄山宾馆》

郑震、周芜、张弘、陶天月、宇夫 

1960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07.jpg

《陈村水库》(水库工地)

陶天月、易振生 

1960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13.jpg

《淮海煤城》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1979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21.jpg

《淮海战歌》(治淮工地)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1979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28.jpg

《陈毅吟诗》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1976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36.jpg

《金色的秋天》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1978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41.jpg

《毛主席在马鞍山》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1978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48.jpg

《丰收赞歌》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1979年



微信图片_20230307211153.jpg

《淮河之晨》 

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 

1979年




——来源 | 安徽省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