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

时间:2022-12-01 15:53:55 编辑:广月
分享至

文/泉兮


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具象艺术家之一,在他跨越了一生,70余年的艺术创作里,弗洛伊德在对描绘对象的转述中,影射着自己的内心。他为家人、亲朋好友画下肖像,也曾受邀为公众人物、权贵画像,但将他们一视同仁,曾自喻“现代的宫廷画家”。

弗洛伊德生于1922年,2011年辞世,今年恰逢他诞辰100周年,英国国家美术馆正在为其举办一场弗洛伊德回顾大展。他的作品中最富争议也最被大众所知的,是他为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绘制的肖像,这件作品也首次从皇家收藏中借出。为什么肖像画依然重要?纵观弗洛伊德一生的具象艺术探索,或许能获得解答。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3)

卢西安·弗洛伊德:新视角”展览现场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英国国家美术馆的新展“卢西安·弗洛伊德:新视角”(Lucian Freud: New Perspectives),是近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览,总共展出超过60件作品,作品跨度从1940年代至2000年代,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逾70年来的创作历程以及对于绘画技艺的探索。

这场展览也可以被视为一场重新审视弗洛伊德作品的重要展览,因为作为艺术家的弗洛伊德一直以他的名声,他与模特之间复杂的情绪和关系,以及他暴躁而艰难的生活而著名,这无疑导致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可能带有刻板眼光。

然而呈现了跨度70年创作的“新视角”,则难得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以作品为主要切入点的起始点,深入地审视和探索作品所直接传达的艺术语言。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4)

弗洛伊德,《镜像与两个孩子(自画像)》(Reflection with Two Children [Self-portrait]),布面油画,91 x 91 cm,1965.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 Bridgeman Images / photo 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Madrid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5)

弗洛伊德,《旅长》(The Brigadier),布面油画,223.5 x 138.4 cm,2003,私人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 Bridgeman Images


其中不少代表了弗洛伊德不同创作阶段的重要作品,难得地汇聚一堂,它们有的借展自世界各地知名美术馆、文化机构,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泰特美术馆、英国文化委员会,也有的来自全球重要藏家的私人珍藏。比如1984年创作的《两个爱尔兰人》、2003年的《旅长》都来自私人藏家。

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私人美术馆,蒂森-博内米萨博物馆,也带来了三件重要的弗洛伊德作品。其中1985年《椅子上的男人》,画中人物就是美术馆的创始人蒂森-博内米萨男爵。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6)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7)

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01年

下:创作过程|图源网络


在此次展览的几十幅肖像中,有一幅格外引人注目,是首次从英国皇家收藏中借出的伊丽莎白女王肖像作品。在悼念女王的仪式告一段落的秋季,那些尚未从女王离世阴影中走出的人们,也在展览现场对这件肖像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上世纪末,英国女王主动提出请弗洛伊德为自己画像,并且数次亲自来到画室做模特,方才得到了这幅小小的肖像。

在诞生之初,这件作品曾经在英国的艺术评论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英国不少公众也认为弗洛伊德将他们的女王画“丑”了。但在许多批评家眼中,这幅画画出了女王“结实、坚韧的灵魂”,堪称“150年来最好的皇室肖像”。英国国家美术馆也给予了这件作品极高的评价,美术馆坚持认为,它将“原本存在于古代,历史悠久的宫廷绘画流派,带入了20世纪”。

弗洛伊德也曾经把自己定义为一名“宫廷画家”,就像是来自历史传统中的那些宫廷画家一般,例如鲁本斯(Rubens)、委拉斯开兹(Velázquez)等。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8)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9)

卢西安·弗洛伊德在其工作室内

图源网络


展览“新视角”也展示了弗洛伊德的实践,在经历整个20世纪,直到进入21世纪初期的变化,他的绘画创造力在对人体形态的表现中达到顶点。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0)

弗洛伊德,《自画像》(Self-portrait),布面油画,30.5 x 22.6 cm,1939,私人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 Bridgeman Images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1)

弗洛伊德,《难民》(The Refugees), 1940-1,纸本颜料,30.7 x 25.6 cm,私人收藏,©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 Bridgeman Images


弗洛伊德早期的作品大多非常小,常常描绘人物和动植物之间不寻常的并列关系,这些作品常与德国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有联系。部分早期作品也预示出,在他的风格达到成熟之后,画面所展现的肉色色调。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2)

弗洛伊德,《男人与蓟(自画像)》(Man with a Thistle [Self-portrait]),布面油画,61 x 50.2 cm,1961,Tate购藏于1961年.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photo Tate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绘画中发展出一种非常精确的线形风格,以对线条的专注为主要特点,伴随着色调柔和、轻透的调和颜料。画面中呈现的严酷、疏离的氛围,更偏向于现实主义。

最典型的就是他的自画像《男人与蓟》(Man with a Thistle),这件作品现藏于泰特美术馆,尽管他很少承认这些具象肖像画是自画像。

在很多自画像里,他常常把自己的部分脸庞置于阴影之中,并且伪装成神话人物或虚构的人物,来描绘自己。评论家赫伯特·雷德(Herbert Read)曾经将他形容为“存在主义的诠释者”。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3)

弗洛伊德,《女孩与猫》(Girl with a Kitten),布面油画,41 x 30.7 cm,1947,Tate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photo Tate


在一系列关于第一任妻子Kitty Gatman的画作,例如《女孩与猫》(Girl with a Kitten)中,也不难看出细幼的线条、精准的构图比例,和线条式、理智化的风格。

这些作品,大都是艺术家通过极细的黑貂毫笔所画的,也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早期的荷兰绘画中,那些细致的笔触和精致的构图。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4)

弗洛伊德,《在床上的女孩》(Girl in Bed),布面油画,45.7 x 30.5 cm,1952,私人收藏,Courtesy of Ordovas.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5)

弗洛伊德,《女孩与玫瑰》(Girl with Rose),布面油画,105.5 x 74.5 cm,1948,Courtesy of the British Council Collection.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在其1948年的作品《女孩与玫瑰》(Girl with Rose)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人物、物件的描绘,还是构图方式,延续了以往的细密笔触和较为平面的描绘方式,但同时视角、尺寸相对适中,也更注重对身体,不仅仅是面部的描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更加专注于肖像画,开始了对人物身体的刻画,将焦点置于身体之上,几乎完全排除了其他元素。到了50年代中期,他开启了一种更自由的风格,使用具有长毛的画笔,来集中表现肉体的纹理和颜色,在画布上堆叠厚重的颜料,这种厚涂颜料技法(Impasto)源自17世纪。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6)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7)

“卢西安·弗洛伊德:新视角”展览现场

图源@colpadellefavole


到了1960年代左右,弗洛伊德基本确认了个人风格,并且在余下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了这种风格。

在后来的肖像画中,超过真人大小的人物,常常出现在他的画里。在大部分的画作中,头部的比例却被刻意缩小。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8)

弗洛伊德,《Michael Andrews and June》,布面油画,61 x 71 cm,1965,私人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他有一个绘画的习惯,描绘肉体时,他会在完成每一笔之后清洗画笔,这样一来,颜色就会一直变化,这成为了他描绘肉体的标志性特征。画面中非肉体部分,色调则通常都是非常柔和的。

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他开始站着画画,这种习惯也一直延续至他的晚年,到后来,他使用高脚椅来创作。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19)

弗洛伊德,《Bella and Esther》, 1988,布面油画,73.7 x 88 cm. Private collection.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在更后期的艺术生涯中,他常常会为模特先制作一张与画布上所呈现的不同姿势的蚀刻版画,并直接在板上再次作画,模特仍然会在他的视线中,而画面所呈现的则是人物的不同维度。

在处理画面时,他会先用炭笔在画布上勾勒,然后从画布上的一小块区域开始涂颜料,再从这一小块颜料逐渐向外涂抹。

对于一位新的模特,他常常会从头部开始,以此来了解这个人,然后再画身体的其他部分,随着对人物理解的加深,最终再回到头部的刻画中。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0)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1)

1983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自己的两个孙子,卢西安·弗洛伊德和Anton Walter,图片来源:Collection Bourgeron / Bridgeman Images


弗洛伊德是一位具备强烈的私人意识和防卫意识的艺术家,有接近60年的时间,他的画作中所描绘的人物都是他的朋友和家人,这些画面往往是阴沉的,附着于厚重的颜料之下,而场景则往往是一些令人感到紧张不安的室内景观和城市景观。

弗洛伊德的作品,也常常因为其在心理上的渗透力,以及对艺术家和模特之间令人不安的试验关系而受到关注。

这或许与他是著名哲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孙子,有深层的关系。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2)

弗洛伊德,《Large Interior, Notting Hill》, 1998,布面油画,215.3 x 168.9 cm,私人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 Bridgeman Images


弗洛伊德的肖像画中经常只描绘坐着的人,有时也会画躺在床上、地板上的人,或者是让人与其他物体并列。

英国艺术史学家Edward Chaney曾经评价道:“弗洛伊德对于要求他的模特摆出各种奇特的姿态和仰卧的姿态,或多或少地说明着他受自己的祖父那张著名的精神分析躺椅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

“而来自埃及木乃伊的形象,以及他想象中的人物、衣服或者身体,也可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他,这些形象总是盯着空间,直到恢复健康,或恢复意识。他画中所出现的那些朋友、怪人、妻子、情妇、狗、女儿和母亲形象,似乎都能够支撑这一假设。”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3)

弗洛伊德,《The Painter's Mother Dead》, 1989,纸本炭笔,33.3 x 24.4 cm,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Delia E. Holden Fund 1989.100.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 Bridgeman Images


弗洛伊德在他母亲的晚年时期,描绘了一系列她病重卧床的模样,Chaney将这个姿态称之为“木乃伊式的死亡”。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4)

弗洛伊德,《Double Portrait》, 1985-6,布面油画,78.8 x 88.9 cm,私人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弗洛伊德与被描绘者之间的关系,也常常引起讨论。

他的作画过程十分缓慢,因此模特可能往往需要配合很长时间,甚至数月。有记录称,在20世纪70年代,弗洛伊德曾经花了4000小时创作了一系列关于他母亲的作品。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5)

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未完成)》(Francis Bacon [Unfinished]), 1956-7. 布面油彩、炭笔,35.5 x 35.5 cm,Lent by Ananda Foundation N.V.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 Bridgeman Images


他在创作场景时,也要求模特在场。他2007年完成的肖像画《Ria》花费了16个月的时间,模特Ria在这段时间内除了4个晚上的时间,其他时间均在摆姿势,这件作品最终花费了大约2400个小时。

决定一张绘画何时可以结束,是困难的。而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当他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的画作而工作时,就是该结束的时候。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6)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7)

弗洛伊德,《画家的房间》(The Painters Room), 1944,布面油画,62.2 x 76.2 cm,私人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 Bridgeman Images


弗洛伊德出生在柏林,10岁时随家人搬至英国,从他刚搬到伦敦起,他就频繁拜访英国国家美术馆,也因此与英国国家美术馆结下很深的缘分。这次的新展,馆方称之为“我们与艺术家长久合作的最新篇章”。

美术馆对他而言,是一种工具。弗洛伊德曾说,“我使用美术馆就像看医生一样,我是来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法的。我会仔细观看绘画中,艺术家对于局部的处理方式,而不是整张绘画作品。”

通常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就是他对自己画中人物的手部和腿部的处理方式,感到不确定的时候。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8)

英国国家美术馆“画家的绘画:从弗洛伊德到凡·戴克”('Painters' Paintings: From Freud to Van Dyck)展场外,2016年。右侧海报上的作品为画家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的《意大利女子》,来自弗洛伊德的收藏。


1987年,他策划了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著名展览项目“艺术家之眼”的一个版本,弗洛伊德挑选出近30幅杰作,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至于选择理由,他犀利地写道:“我对一幅画有什么要求?我要求它惊奇、干扰、诱惑、具有说服力。”

2008 年,他积极参与美术馆筹款活动,帮助美术馆成功收购了古典大师提香的两幅名作。谈到提香时,他说,“这些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画面。一旦你看到它们,你就会想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它们。”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29)

弗洛伊德,《大室内场景W11(随华托)》,油彩 画布,185.4 x 198.1 cm,1981-1983年作,图源佳士得


今年11月,有一幅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出现在佳士得纽约举行的“先锋创见:保罗‧艾伦珍藏”拍卖上。这幅创作于1980年代初的开创性群像《大室内场景W11(随华托)》(Large Interior, W11 (after Watteau) ),高度和宽度都接近2米,是他当时最大型的画作,也是他第一次在画中描绘超过两位人物。

正如标题所指出的,这件作品旨在回应古典大师让‧安东尼‧华托 (Jean Antoine Watteau)的画作,弗洛伊德把这位法国艺术家笔下,在迷人森林空地中举行的雅宴,搬进了他简陋的画室内。

华托的林间长椅,变成了弗洛伊德在拍卖中以7英镑买下的一张铁床架,喷泉变成了扭开的水龙头,树木则换成了杂乱的室内植物。画面描绘的场景在弗洛伊德位于伦敦西区工作室上层的房间里,四人一齐挤在床上,还有一人躺在床前地板上。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30)

弗洛伊德在其工作室内

图源网络


根据弗洛伊德长年的助手、模特兼好友大卫·道森(David Dawson)的介绍,弗洛伊德拥有两间不同的画室,一间用来白天画画,借助自然光;另一间,专门用来晚上画画。

他的工作室地面上常年堆积着许多白色脏布,这些布团也经常不经意间被弗洛伊德画进某个模特的肖像画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英国国家美术馆 | 10年来首个大型弗洛伊德回顾展:新视角(图31)

弗洛伊德,《自画像(镜像)》(Self-portrait [Reflection]),布面油画,66 x 50.8 cm,2002,私人收藏. ©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Bridgeman Images


在看似混乱的工作室里,他常坐下来构思主题,连续待上数个小时创作,工作室这个地方本身,就成为了他绘画的舞台和主题。2011年,弗洛伊德逝世,他甚至创作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他去世前最后一幅未完成的作品,是关于道森和他的狗的肖像。

知名作家、评论家马丁·盖福德(Martin Gayford)曾这样评价,“卢西安·弗洛伊德的职业生涯,是一场艺术史上最伟大的马拉松演出之一。”


除特别标注外,图片来源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来源 | 一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