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全集》:权威视角全面展示其超越时代的建筑思想

时间:2022-04-25 09:39:06 编辑:茂公
分享至

文/ 华光


1889年,埃菲尔铁塔作为当年世界博览会的入口被建成的时候,受到了一些法国著名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批评。他们宣称这座铁塔是连“商业化的美国都不要的”,并且指责它“毫无疑问是巴黎的耻辱”。但现在的埃菲尔铁塔,毫无疑问是法国文化的象征,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3-220425100552I2.jpg


一个世纪之后,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卢浮宫博物馆前的玻璃金字塔身上。这是卢浮宫博物馆一系列改造和重新规划项目中新入口的设计方案,人们最初的反应是震惊,认为这个设计扭曲了法国最神圣的文化殿堂。

但是,后来反对声被普遍的赞誉淹没,这座玻璃金字塔也与埃菲尔铁塔一起成为巴黎的象征,被印在旅游手册、明信片、教科书上。


 3-220425100612F1.jpg
设计这座玻璃金字塔的就是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

3-22042510062S96.jpg

贝聿铭先生(Ieoh Ming Pei,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


这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建筑师很少著书立说,解释自己的建筑思想,他更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说话。《贝聿铭全集》就是唯一一本得到贝聿铭先生生前认可的书。即便是在这本书里,也没有抽象的思想概念,而是用50个建筑作品实例让我们体会贝氏在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想。

2021年,《贝聿铭全集》的全新译本与大家见面。在新版本中,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英语语义,来确保避免产生曲解;同时,也修订了英文版作者由于不了解东方的背景和情况而产生的误解和讹误;译者还翻译了参考注释和贝聿铭的全部作品名录,方便读者获得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220425100GD55.jpg


除此以外,编辑团队从玛格南图片社得到了一些贝聿铭先生的珍贵照片,包括贝聿铭的早年家族合照、在香山饭店工地与著名建筑家陈从周的合影,以及此前版本中没有提到的贝氏最后一件作品美秀美学院圣堂的相关照片。新版本更是邀请了贝聿铭先生的学生兼同事、木心美术馆的设计者林兵先生精心审校全书,还撰写了一篇序言,回顾贝聿铭先生的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作品的创作经过,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贝聿铭全集》选择了贝聿铭先生的50个建筑项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跨度超过60年。从中不仅看到贝聿铭先生的建筑案例,更能感受到他建筑风格的变迁。


3-220425100S5249.jpg


1968年,贝聿铭先生开始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建筑项目,这座建筑也奠定了他居于行业前沿的地位。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它是全美国最敏感的地点,在国会山脚下,由于历史悠久的城市规划形成一片梯形空地;扩建的部分不仅需要与老馆相协调,还必须与它众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邻居相协调。


3-220425100U5308.jpg

宾夕法尼亚大街鸟瞰图,朝国会大厦方向

贝聿铭先生在他从华盛顿回家的飞机上想出了一个简单却又精妙的三角形地形来解决问题。而在建筑风格上,贝聿铭先生用玻璃和钢架精心打造了一个天窗,让照射进室内的光线具有了层次感。

也正是这个建筑,体现了贝聿铭先生那个时期正在考虑的离与合、虚与实、光影、动线以及复杂的几何图形拼接问题。


3-220425100913F8.jpg

中庭内部的天窗
 

真正梳理、确立了贝聿铭先生固定手法,并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应用的项目,是法国巴黎大卢浮宫项目。贝聿铭先生曾在1989年说:“大卢浮宫在我的建筑生涯中将永远占据第一的位置。”


3-22042510092Y51.jpg

贝聿铭在卢浮宫金字塔前,1989年,马克·吕布摄
 

从地理位置上看,卢浮宫一头连着阿拉伯世界学院(Institute du Monde Arabe),另一头是拉德芳斯凯旋门。卢浮宫超越了它作为博物馆的功能,是政府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打开变化中的现代法国的钥匙。

时任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正推动的首都工程的主旨就是要强调文化在法国的核心地位。他甚至没有组织公开招标,而是直接将这个建筑改造项目委任给了贝聿铭先生。


3-220425102450455.jpg

卢浮宫平面图,可以看出它紧临塞纳河和杜伊勒里花园

 

大卢浮宫具有挑战性的特点之一是,它分为七个馆,每个馆都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在空间和资金上是竞争关系,因而产生内耗。贝聿铭先生希望从建筑上改变这种情况——将七个展馆合为一体,并将他们统一成为一个机构。这不仅仅是造型学上的问题,同时更涉及到法国的历史、社会、工程学等问题。

大卢浮宫的成就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般当代建筑,这也是贝聿铭先生认为这个项目在他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贝聿铭先生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中央入口,让大家可以随意选择进入卢浮宫的三个方向上的展馆,因为它们都是相互连通的。而这个地下中央入口的上方,就是著名的玻璃金字塔。


3-22042510100J37.jpg


玻璃金字塔刚建成时,有评论家认为贝聿铭对现代建筑的痴迷让他将沉闷的几何形体带入了传统风格的环境中。事实上,贝聿铭先生仔细研究了伟大的法国园林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的作品,注意到他是使用光、空气、水以及几何线条的大师,比如巴黎市长长的轴线或者凡尔赛宫的设计。在这座玻璃金字塔的设计中,也充满了贝聿铭先生对空间和光线的理解。


3-220425101020950.jpg
凡尔赛宫

直到卢浮宫项目,贝聿铭先生也才真正梳理并确立了自己的固定手法——寻源,他删繁就简找到一种传统中固有的永恒的终极追求,既考虑到历史长河中凝聚的文化特色,又不失自身的现代主义风格。


3-220425101042322.jpg 

卢浮宫也标志着贝聿铭先生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金字塔项目于1988年接近尾声,贝聿铭先生坚定地离开贝聿铭-考伯-弗里德合伙事务所,创办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公司——贝聿铭建筑事务所。之后,他承接的几乎所有项目都在继续他所说的“发现之旅”。

贝聿铭先生曾说过,年轻时候的他不懂什么是建筑,还以为那就是一种工程技术,脑海里完全没有设计的概念。到后来才明白,建筑其实是属于艺术和历史范畴的东西。


3-220425101114534.jpg

位于日本的美秀美学院圣堂的入口


贝聿铭先生的作品数量几乎超过了任何一位同时代的建筑师,但他不怎么解释他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很少把他的想法落于纸面,他甚至没有一部核心论文集供学生学习。然而,在贝聿铭先生创立的公司中有大量忠实的追随者,这家公司也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征服大家的,正是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作品。

在《贝聿铭全集》中,两位作者呈现了贝聿铭先生的50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没有理论化的章节分类,而是直接用案例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他的建筑风采。


 3-220425101215226.jpg

在表现建筑实例时,也没有过多专业术语,项目过程的呈现更像是讲述一个故事。当我们看到贝聿铭先生在项目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我们跟着他一起提心吊胆;看到问题迎刃而解时,又感到快乐轻松了。平实易懂的语言,配合建筑实拍图、过程图、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等等,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细节,也能更深切地体会贝聿铭先生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位于中国香港的中银大厦项目。


3-22042510123B06.jpg
从皇后大道和遮打花园看中银大厦全景,右方远处可见中银大厦老楼

1982年,中国银行董事长兼董事会主席希望委任贝聿铭先生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设计一座新大楼。这又给贝聿铭先生出了个新难题。中国银行斥巨资在香港中心地区买下的那块土地情况复杂,脚下是太平山,地面落差高达9米,处于商业区的边缘,周围还环绕着高架桥。此外,香港当局还要求想这样规模的建筑必须与市政车库相连接。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情况,《贝聿铭全集》中添加了布局草图来更直观地呈现建筑的位置和贝聿铭先生的解决方案。


3-220425101252260.jpg
布局草图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贝聿铭先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与香港当局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将现有场地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在四方的建筑两边就能留出三角形地带,可以用于建造花园。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香港经常刮台风,台风的破坏力是纽约或芝加哥的大风的两倍,相当于洛杉矶地震破坏力的四倍。贝聿铭先生需要找到一种经济实用的结构,来确保中银大厦的安全。

贝聿铭先生研究出了一种特殊的四面体堆叠结构。在研究时,他拿着四个顶端削尖、剖面是三角形的棱柱,它们并成一束时,每个棱柱都向上滑出一点,高低不同,剩下一个最高的棱柱,这就是中银大厦的结构雏形。贝聿铭先生将它比作竹子,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新生。


3-22042510130T43.jpg

贝聿铭滑动捆成一束的棱柱得到建筑几本形状


他和工程师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桁架结构,结合了两个结构体系,一个用于承载塔楼自身的重量,另一个用于抵抗横风。为了便于我们理解,书中也用负荷传递图、幕墙细部及角柱剖面图来解释这样的结构。而更多的建筑实拍图和细节图让我们没有亲身到建筑现场,也尽可能地感受其中几何结构、线条、光线的美感和恢弘壮丽的气度。


3-2204251013502R.jpg
中银大厦17层
 

除了那些贝聿铭先生耳熟能详的那些建筑作品,比如香山饭店,还有一些不被人熟知,却同样魅力十足的作品也收录到了这本《贝聿铭全集》里。

比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莫顿·H.梅尔森交响乐中心、位于卢森堡的让大公现代艺术馆、位于德国柏林的德意志历史博物馆和英国威尔特郡的奥尔亭等等。


3-22042510144K39.jpg
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莫顿·H.梅尔森交响乐中心

3-2204251015134E.jpg
位于卢森堡的让大公现代艺术馆

3-22042510152c10.jpg
位于德国柏林的德意志历史博物馆

3-220425101541G4.jpg
位于英国威尔特郡的奥尔亭
 

2019年5月,贝聿铭先生溘然离世。正如普利兹克奖给66岁的贝聿铭先生颁奖时所评价的: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作品将他的思想精神保存并传递给我们。领略贝聿铭先生的思想气度,还需要回归他的建筑作品。


3-2204251016225Q.jpg


唯一得到贝聿铭生前认可并亲自作序的《贝聿铭全集》出新版 

唯一得到贝聿铭生前认可并亲自作序的作品全集——《贝聿铭全集》由后浪出版公司引进出版。该书遴选了贝聿铭各个时期以主要负责人或建筑设计师承担的50个建筑项目,权威视角全面展示其超越时代的建筑思想。这50个建筑项目按时间顺序排列,时间跨越60年,串联起来就是一部贝聿铭的建筑生涯史。书后附有贝聿铭全部作品名录,包含创作时间、项目地址、参与人员等重要信息。

《贝聿铭全集》以时间顺序选择了贝聿铭各个时期担任负责人或建筑设计师的50个建筑项目,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贝氏接受委托的项目,从具体建筑项目中展现贝聿铭的内在建筑思想。书中图片包括建筑实拍图、设计平面图、剖面图、建筑过程图等等;与贝聿铭共事近20年的同事撰写文章,从独到的视角到我们理解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3-220425104Q0T6.jpeg


《贝聿铭全集》前言

文/贝聿铭

年轻的时候我在中国,不懂到底什么是建筑,还以为那就是一种工程技术,脑海里完全没有设计的概念。我那时候学的都是物理啊、数学啊,没有学艺术、历史。后来才明白,建筑其实是属于艺术和历史范畴的东西。在麻省理工学院,我学的是工程学。在那里,威廉·爱默生(William Emerson)第一次让我思考了建筑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学院和哈佛大学有一些联合项目,所以在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加入哈佛之前,我已经接触了哈佛。那时候麻省理工学院还沉迷于学院派风格(Beaux-Arts),所以当格罗皮乌斯和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去了哈佛,我立刻产生了兴趣,决定去那里读研究生。

在哈佛读研的最后一年,我在格罗皮乌斯教的班级学习。他允许每个学生自由选择课题。我对他说我想做点关于中国的项目,因为我认为建筑和历史紧密相连。他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只是简单地回应道:“很好,你来证明一下吧。”我决定为上海设计一座博物馆。那时候,中国所有的博物馆都被建成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在我看来,柱廊和三角山墙的艺术风格都是错的,因为中国文物往往比较小。我了解中国艺术,因为我的家族一直热衷于收藏中国古董。我认为博物馆的设计风格应该顺应其藏品的风格,格罗皮乌斯完全同意。1946年,我在哈佛设计的这个建筑和苏州博物馆颇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它早了60年。

1948年, 当威廉· 泽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 决定为韦伯奈普公司(Webb & Knapp)创立一个建筑部门的时候,我正在哈佛教书。他让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列一个建筑师的名单,名单里有我。于是,我就去纽约工作了。我们到处看地,我也开始了解房地产业。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除了宏伟的想法,什么也没建成。直到建造基普斯湾大厦才开启了我的建筑生涯,也给了我信心。那段时间我崇拜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我胸怀大志,别看是初出茅庐,但是我想超越密斯。他喜欢把墙体遮蔽起来的方案,通常是在一个框架中间饰以玻璃和金属。我说,想象一下把墙体本身当作立面装饰,完全可以一步到位而不是分成两步。这就是基普斯湾项目和后来泽肯多夫的低成本房子的灵感来源。

我为威廉·泽肯多夫工作了十年,虽然没建几座房子,但是我和我组建的团队所做的工作,是做大规模的城市规划,这给我们提供了当时其他的年轻建筑师所没有的视野。在基普斯湾项目之后,我开始感受到低成本建筑的局限性,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第一个机会来自丹佛。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沃尔特·奥尔·罗伯茨博士(Dr. Walter Orr Roberts)邀请我在一块台地上建一个研究中心。我欣然接受邀请。大气研究中心项目给了我机会,第一次让我能够把建筑当作艺术来做。

继罗伯茨博士之后,我的最重要的机缘是和杰茜·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昵称——译注)会面。那是1964年,她为肯尼迪图书馆的事面试我。在所有她约见的建筑师里,我可能是最不像能成功得到这个机会的人,但是最终她选择了我。后来有一些项目找到我,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我建了肯尼迪图书馆而获得的声望,比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再后来,就像埃米尔·比亚西尼(Emile Biasini)说的那样,正是因为我设计建造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我生命中的又一个贵人——弗朗索瓦·密特朗才选中了我来设计大卢浮宫项目。生命中,你往往需要一些特别有远见的人拉你一把。我很幸运,认识不少这种特殊人物。

我对公共建筑最感兴趣,在我看来,最好的公共建筑项目就是博物馆。博物馆是我的心头之好,因为它汇集了一切。卢浮宫是一个建筑,但是远远不止于此,它更是文明的符号。建博物馆的时候,我变得博学。如果我不深入了解那些东西,就没法设计。从我在哈佛师从格罗皮乌斯设计的第一个项目,到我最近的工作,博物馆一直是最好的主题,它提醒我们,艺术、历史和建筑其实是合而为一的。


作者简介:

作者菲利普·朱迪狄欧于1980—2002年期间任法国艺术期刊《艺术知识》总编,出版逾50部现代建筑学著作,其中包括安藤忠雄、诺曼·福斯特和理查德·迈耶的专论。另一位作者珍妮特·亚当斯·斯特朗是一位建筑史学家、布朗大学博士,曾任教于罗得岛设计学院和新学院,后加入贝聿铭合伙人建筑事务所,任沟通总监及事务所历史学家近20年,对贝聿铭及其作品有着独到的见解。


《贝聿铭全集》

作者: [美] 菲利普·朱迪狄欧 / [美] 珍妮特·亚当斯·斯特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I.M.PEI
译者: 
黄萌 
出版年: 2021-1


——来源:雅昌艺术及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