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艺 | 百年开埠 · 建筑遗存-昔日老上海英国建筑

时间:2022-10-23 14:23:15 编辑:晓钟
分享至

图文/熊月之  高俊



自1843年英国在沪设立领事馆后,上海正式开埠,随着来上海的英国人日益增多,1852年,租界当局开始筹划建造一处俱乐部供英侨使用。


1、英国总会:为了聚集在一起

(东风饭店,中山东一路2号)


图片

▲ 东风饭店(原英国总会)


这个想法直到1862年才付诸实践,工部局选择在外滩最好的位置(今中山东一路3号)筹资修建 Shanghai Club(直译为“上海俱乐部”);1864年,俱乐部建成,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内设2个大餐厅、若干包间,有弹子室、棋牌室、图书室、阅览室、酒吧间、12间客房;由于管理人员和会员多为英国人,华人称之为“英国总会”。


图片▲ 英国总会内部走廊


20世纪之初,在沪英国人决定扩建俱乐部,发起募捐活动,用筹得的25万银子重建大楼。

1909年,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新大楼落成,新大楼设计为英国古典文艺复兴风格,连地下室在内共六层,顶层南北两端各建望亭一座;内部设施多自英国国内购得,电话、电梯、冰柜……等一应俱全。

新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开阔,大厅跨度很大,内有一个100英尺长的吧台,在当时号称“远东第一长度”;另有:餐厅、弹子房、阅览室、客房……等设施。


2、外白渡桥:横跨苏州河口
(外白渡桥,中山东一路)


在许多以老上海为素材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座钢桥,它几乎成了除外滩之外的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它就是“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中山东一路,横跨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口。

外白渡桥是一座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有南北两跨,全长106.7米,跨度52.16米。


图片▲ 外白渡桥今景


在外白渡桥建成之前,苏州河上就曾有过几座桥梁。

1856年,韦尔斯……等12名英商集资在此修建了一座木桥,称为“韦尔斯桥”,因位于外摆渡口,被称为“外摆渡桥”;当时从此处通过的行人车马都要付过桥税,由此招致了上海市民的反对。

1873年8月,公共租界工部局在其西侧又建设了一座木浮桥,免费向公众开放,因为临近外滩公园,故称为“花园桥”(Garden Bridgeof Shanghai);因为不再收取过桥费,根据“白渡”谐音,被上海市市民俗称之为“外白渡桥”。


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木桥梁已经不堪重负,1907年工部局在韦尔斯桥原址上另筹新桥,并决定改建为钢质桥架。

外白渡桥,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具体建造由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图片▲ 早期的花园桥(即外白渡桥)


由于外白渡桥的人流、车流量甚高,加之年代久远;新中国建国后,外白渡桥有过数次小规模的维修。

2008年4月,为配合外滩综合交通改造工程,外白渡桥进行整体移桥施工,南跨和北跨分别被从原处拆下送到民生路码头进行大修。


此次整修保留了外白渡桥的历史风貌,将桥体多处铆钉进行了更新替换,桥身的钢结构被换成了质量轻、牢度高的低合金钢,人行道也还原为百年前的木质地板,另外还对桥墩进行了重建施工,木桩改成了钢筋混凝土桩。

2009年2月25日外白渡桥北跨复位;2009年2月26日外白渡桥南跨复位;2009年4月8日,经过近一年的修缮,外白渡桥再次对行人和车辆开放。


3、沙逊别墅:乡村风格

(现龙柏饭店1号楼,虹桥路2409号)


在盘点近代上海的老建筑时,不能不提及沙逊别墅马勒别墅;这两处上海英商的别墅建筑历经风雨,至今风采依然。


图片

▲ 沙逊别墅


沙逊别墅又名“罗别根花园”或“罗白康花园”,占地面积1225.44平方米,是英国犹太商人维克多 · 沙逊(Elias Victor Sassoon)1932年建造的私人住宅。


沙逊年轻时曾加入英国空军,退役后加入家族经商事业,先在印度,后转战到上海。

在上海,他转而投资炒作房地产,大获成功,几乎独揽了上海所有高层建筑,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上海滩首富”。

沙逊别墅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位于罗别根路,即现在的哈密路;整个别墅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属于英国乡村风格的尖顶花园洋房。


图片▲ 沙逊别墅手绘图


沙逊别墅的建筑平面采用外形分割而整体相连的布局,主体建筑横向置于北部,佣人住房、厨房、炉子间位于主屋后部,车库、马厩、花房置于西侧;主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东部为二层,中部和西部为一层;入口处有一大平台,进门为走廊,设有200平方米长方形大厅,大厅东首为餐厅,往后是书房,二楼为卧室、起居室。

内部装饰全部采用橡木和柚木,门窗特地选用带有疖疤的木料,并保留粗糙的斧角痕迹,小五金构件全部用手工制作,细微之处亦透出古朴的乡土气息。

主屋用裸露的棕墨油烟色木头构架屋架,屋顶为斜陡的坡顶,上盖红色瓦片,墙面为粉淡黄色,色彩鲜明、高雅。


图片▲ 沙逊别墅的聚会


主屋两侧种植了芭蕉、罗汉松、盘槐……等树木,南面为大草坪,草坪西北角种有两株并列的悬铃木,下置秋千荡椅,别墅四周有高大围墙。


新中国建国后,沙逊别墅由人民政府所有,后归寅丰毛纺厂,曾用作上海纺织局工人的疗养院;198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马勒別墅:北欧风情

(马勒别墅,陕西南路30号)


在延安中路、陕西南路的南侧,有一所具有浓郁的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


花园主人马勒一家曾是英国犹太商人;1859年,赛赐・马勒(Nils Moller)在上海创办了赛赐洋行,代理航运业务;1913年其子伊利克 · 马勒(Eric Moller)继承父业,到上世纪20年代,马勒家族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富豪”。


1929年马勒开始投资修建这座花园别墅,到1936年竣工,前后用了10年时间。


图片▲ 马勒别墅手绘图


马勒别墅占地2411平方米,由六栋建筑组成,共计大小106个房间,内部结构相当复杂,尤其楼梯的构造让人产生进入迷宫的感觉。


主楼共有三层,主楼的外墙用泰山面砖镶嵌,颇具特色。

顶部矗立着高低不一的两个四坡顶,东侧坡屋顶高近20米,上设拱形凸窗,尖顶和凸窗上部均有浮雕装饰,西侧坡屋顶高约25米,屋顶陡直。


图片▲ 马勒别墅今景


具有典型的挪威建筑风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顶,有利于抵御寒风侵袭和减少屋面积雪。

主楼南立面上有三个垂直于主屋脊的造型优美且装饰精细的双坡屋顶和四个开在屋顶上的天窗,连带东西两座四坡屋顶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座华丽的宫殿。

中间双坡顶的装饰木构件清晰外露,构件间抹白灰缝条,表现出比较典型的北欧的乡村建筑情调。


别墅的内部装饰十分讲究,过道、走廊等处都有护墙板,到处雕着美丽精致的图案,室内穹顶上装有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斑斓柔和的色彩;主要使用的16个房间特别是二楼的4个房间具有英格兰风味。


醋爱船只的马勒把住宅装修得酷似一条豪华的轮船,曲折多弯的楼梯分出东西两翼,分别通向前后舱,通道上的圆窗就像是船上的舷船,墙上的木雕画面全是船队的海上情景,就连地板亦拼出了海草、海带的图案,最细的地板木条仅几毫米宽,精美细巧有如工艺品;地板打上蜡后仍然锃亮如新。


马勒别墅的主楼南面有占地2000平方米的花园,花园四周用彩色花砖铺地,并植有龙柏、雪松……等名贵花木,中间是一片草坪;因为马勒靠赛马发迹,因此草坪中放置了一匹青铜马。

为美化园景和便于室内赏花,园中还设有赏花房,房内原装有暖气设备,室内雕花精美绝伦,地上铺有彩色瓷砖。

马勒虽是英国犹太人;但入乡随俗,楼房的外形是北欧挪威式;但花园和楼内装修的许多细部却颇有中国味道。

大门口放置了一对中国式的石狮子,花园四周高大的围墙用耐火砖铺贴,以黄绿色中国琉璃瓦压顶,楼道里还设有佛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勒一家被日本人送进集中营,住宅成了日军俱乐部;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

新中国建国后,马勒别墅曾是共青团上海市委所在地;1989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5、从礼查饭店到浦江饭店

(浦江饭店,黄浦路15号)


礼查饭店的前世
礼查饭店(Astor House)是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上海的主要外资旅馆之一。

开埠之后,外侨陆续来,从1843年开始,英租界里就已出现由洋商经营的小规模的旅馆;开埠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846年,有一叫阿斯脱豪夫・礼查(Richard)的英国商人,在英租界与上海县城之间的公馆马路,也就是今天的金陵东路外淮附近,兴建了一座设施相对齐备的现代化旅馆,这个旅馆以他的名字命名,英文名为“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这就是后来礼查饭店的前身。


图片▲ 战争时期的礼查饭店


1846年12月22日,时任英国驻沪领事的阿礼国,就曾租用该旅馆召开大会,成立“道路码头委员会”,这个所谓的道路码头委员会,就是后来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前身。

1856年,苏州河上架设了韦尔斯桥(今小白渡桥前身),具有敏锐商业眼光的礼查看好此处的前景,于第二年以低廉的价格买下桥北侧河边的一块原为渔民晒网之地的22亩荒地;随后,他在此投资建造了一座两层西式砖木结构楼房,将旅馆迁移到这里。

礼查饭店的辉煌年代
1860年,另一位英国商人史密斯(Henry Smith)从礼查手中接过旅馆的经营权,将其改名为“礼查饭店”,英文名为“Astor House”。

礼査饭店,是晚清上海设施最现代化的旅馆,早在1867年已开始使用煤气。


图片▲ 礼查饭店


1882年7月26日,英商上海电光公司开始对外供应照明电;当时租界内仅有15盏弧光灯,每盏灯的功率为2000W,被誉为“奇异的自来月”,礼查饭店周围就安装了4盏;1901年,礼查饭店更是装上了电话,成为“上海最早使用电话的单位之一”


礼查饭店,除了有配备完善的客房外,饭店内还设有:弹子房、酒吧、舞厅、扑克室……等娱乐场所,楼下大厅还常演出西洋歌舞、歌剧、魔术……等节目。

礼査饭店一度是英租界内最为外侨所热衷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最初的几年中,短期旅沪的西人多下榻于此,旅馆生意非常兴隆。

1879年,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访问上海期间,就入住礼查饭店410房间。


1897年,上海署理道台蔡均曾在此举办大型舞会,以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

应邀出席舞会的有各国驻沪领事和旅沪的主要外国商人,这是在上海最早举行的大型舞会。


图片▲ 浦江饭店(原礼查饭店)


随着租界内旅馆业的发展,特别是南京路上高达六层的汇中饭店等几座更现代化旅馆的出现,使得礼查饭店黯然失色;因为它位于苏州河北岸,和南京路外滩的旅馆相比在位置上相对偏远,生意受到影响,旅馆业务冷清了很多。


为改善经营状况,1903年,礼查饭店在其老楼后面,新造了一幢五层高的砖木结构大楼,建筑面积达到8100平方米。

1907年,礼查饭店又将原来的二层小楼拆除,在原址建造起一幢六层高的钢筋混凝土与砖木混合结构的大楼,这栋大楼于1910年落成。


其外观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占地面积443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5011平方米,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式样,拥有繁复的大弧形拱窗以及成排的爱奥尼立柱,灰色外墙,转角处屋顶上建有塔楼,拥有维多利亚时期的回廊式中庭,采用开放式的天窗进行上采光。

大楼内的墙面上饰有欧洲刚开始流行的大玻璃镜。大楼在黄浦路与北苏州路及东大名路的转角处均呈半圆形,有门,楼顶上有一座塔楼。


新饭店共设有客房200多套,饭店的顶层大餐厅(孔雀大厅)十分宽敞豪华,可容纳500人就餐或跳舞;此外,餐厅部还增设了许多小间分隔的雅座。


图片▲ 浦江饭店内景


在寒冷的冬季,由最新供暖系统提供暖气;在炎热的夏季,则可用大量的电风扇来驱暑降温。


扩建后的礼查饭店内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其中弹子房堪称“远东第一”,也是旅客光顾最多的场所。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美国酒吧,因其所拥有的宽敞空间和新颖的设备而同样赢得旅客的青睐。


从1913年12月29日起,入住礼査饭店的旅客又增加了一种乐趣,他们可以日夜观看来自美国的“有声”电影。

电影上映的时间为:每天下午2时半至4时半,晚上9时至11时;星期天休息。

票价分三档:头等2元、二等1元,三等5角。

图片▲ 浦江饭店(原礼查饭店)手绘图


20世纪上半叶,礼查饭店是世界各地名人来上海的首选旅馆,1920年来沪的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年来沪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以及1931年、1936年先后访间上海的喜剧大师卓别林都是下榻于此。


礼查饭店的黄昏岁月
抗战爆发后,从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礼查饭店逐渐走向衰落;战争期间,由于礼查饭店所在的虹口属于日本势力范围,和上海公共租界其他地区分开,不列为战时中立区,住在虹口的西方侨民迅速离开,礼査饭店因失去服务对象,无法经营下去;于是英国人将该饭店转让给日本人经营。

抗战结束后,英国人收回礼查饭店,交由建华地产公司租用经营,底层大厅被分割成23间,改建成沿街店铺,开设咖啡馆、酒吧……等,楼上由美军俱乐部等单位租用。


图片▲ 今日浦江饭店


1949年以后一段时期,礼查饭店仍由英国人管理;1950年租约到期,建华地产公司将房屋交还英商。

这时出现中国政府与英商之间的修费问题的纠纷;最后在1954年4月19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曾先后作为华东纺织管理局和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单位的办公楼。


1958年6月25日划归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1959年5月27日,礼査饭店更名为“浦江饭店”正式对外营业,负责接待外籍和华侨旅客。

“文革”中礼查饭店的老建筑受到较大破坏,顶层大餐厅面目全非,昔日的豪华饭店逐渐衰老式微。

1988年,浦江饭店随上海大厦一同划归上海衡山集团。

从1995年开始,衡山集团为保留老建筑的历史风貌,对饭店逐步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

2002年在重新装修后,昔日的礼查饭店成为一座三星级的酒店,现有客房116间套。


6、吾国名园之兆丰公园

(中山公园,长宁路780号)


兆丰公园初辟
兆丰公园与外滩公园相映成趣;一在英租界东部,一在西部,一以水景见长,一以花木取胜,一饱含政治色彩,一富于自然风情。

兆丰公园又叫“极司菲尔公园”、“梵王渡公园”,建成于1914年;它是以原英商霍格的部分私产为基础扩展而成的。


图片▲ 兆丰公园音乐亭


园址在鸦片战争前原为农田、坟地,仅今华东政法大学以东的吴淞江边有一村落,名为“吴家宅”。

1860至1862年,英租界当局与清朝地方政府联合抗阻太平军进攻上海,越界辟筑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


英国商人霍格(James Hogg)及其兄弟趁机购进吴家宅以西极司菲尔路两旁的大片土地,随后在路南修建了一个占地70亩的乡间別墅。

霍格兄弟以前在上海开办过一家霍格兄弟公司( Hogg Brothers&Co.),中文名称为“兆丰洋行”;因此,他们的别墅便被称为“兆丰花园”,这是兆丰公园名称的由来,这片土地以后几易其主。


1914年3月,上海公共娱乐场基金会向公共租界工部局建议,原兆丰花园存有不少名贵树木,绿化上佳,如果买下,稍加整理,就可以作为公园对侨民开放。


图片▲ 现中山公园俯瞰图


工部局采纳了这一建议;同年7月1日,公园正式对外国人开放;但如同外滩等公园一样,不准华人入内游览。

兆丰公园整个布局带有英国风格;同时又融入一些东方园林特色,其售票处和大门建筑小品均带有浓厚的英国乡村形式,酒吧却为日本式的,牡丹园则为中国古典式的。


有趣的公园结构

公园初期规划分三个区:

由于公园是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中逐步扩建的,规划中的分区界限已被突破;但是小景区仍基本上按原规划的要求进行建设。


图片▲ 兆丰公园正门


经过不断的引种,园内拥有观赏植物70余科、260余种,乔木与灌木2500多株,其中有一株悬铃木高31米、合围4.3米,树冠高达29米,为华东地区之最。

此树来自意大利,为寓沪著名英国商人汉壁礼所赠,霍格于1866年植于园内;园中还辟有牡丹园和月季园。牡丹园在1925年时已栽种200余株牡丹;月季园中的月季则更多,计有70余种,2000多株,均为近代上海园林之最。

园内建有露天音乐厅,一座希腊式的大理石花棚及两个大理石女塑像。


1918年园内曾设一动物展览部,展出猴、羊、兔、猫头鹰、天鹅、隼和鸳鸯……等动物。

1921年又购地辟建动物园,翌年建成对外开放。

展出的动物有熊、狼、狐狸、驴、羊、兔、鸟禽……等,是“上海第一个公立动物园”

动物来源是部分购买,部分靠外国侨民赠送,到1936年末,全园动物共104只。


欧美大城市,如:伦敦、巴黎、柏林、纽约的公园分布,大抵既有市中心公园,又有郊野公园,前者较小,后者较大,前者人文色彩较浓,后者自然色彩较重。

以此相比,则外滩公园类似于伦敦、纽约的市中公园,兆丰公园类似于郊野公园。


兆丰公园吸收了中国、日本的一些园林元素,较之外滩公园更富一些东西文化混合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兆丰公园更能体现上海公共租界的文化特质。1931年出版的《上海县志》中写道:

(兆丰公园)为公共租界公园中之最优美者。园中布置合东西洋美术之意味冶于一炉。有吾国名园之幽邃,有日本名园之韵味,而园中大体格局,又莫不富于西方之情趣。

这段话基本上反映了兆丰公园的特色。


7、海上工业的英国城堡:
杨树浦水厂

(杨树浦水厂,杨树浦路830号)


上海开埠后,最早来沪的英侨不习惯饮用黄浦江或苏州河水,在租界内开凿深井取用饮用水;随着来沪外侨的增多,租界内饮水问题日趋严重。


图片▲ 杨树浦水厂手绘图


1880年,英商麦克 · 利沃特成立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选址建厂。

1881年6月,由英籍工程师赫德设计的自来水厂正式动工,由英商承包施工,主要设备及管道材料均由英国制造。

1883年6月,自来水工程全部完成,北洋大臣李鸿章应邀到杨树浦水厂参加放水典礼。

当年8月公司在《申报》、《字林西报》上刊登广告,宣布对外正式供水。


图片

▲ 今日杨树浦水厂


杨树浦水厂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的都市水杨树浦水厂”,杨树浦水厂采用英国古典城堡式建筑布局,整片建筑呈铁锈红,大门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与主楼垂直相连的双层城堡式层楼,顶部分别竖有旗杆,其他建筑的墙顶均为雉堞缺口,犹如城墙。


之所以做如此设计,主要出于安全因素考虑,因为城堡式建筑方便警戒,易于发现企图进入水厂的陌生人,从而防止投毒等破坏事件发生。

其次当时在沪英侨多有一种优越感,偏好英国式建筑风格,当时中世纪哥特式城堡最受英侨欢迎。设计为城堡式样在视觉上弥补了水厂中多处水池带来的单调的平面感。


图片▲ 今日杨树浦水厂俯瞰图


水厂初期占地11亩,上世纪30年代,厂址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3倍,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但其最初的城堡风格一直被延续下来。

抗战期间,杨树浦水厂被日军接管,由日伪华中水电公司经营;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接收水厂,并于1946年5月归还英商经营;上海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将其改名为“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水厂目前已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浦江两岸综合开发重点保护、保留单位”。


8、远东第一狱:提篮桥监狱
(提篮桥监狱,长阳路147号)


1901年,为了解决社会不法分子的收容问题,公共租界工部局投入巨资,修建提篮桥监狱,1903年5月建成;这个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地点,开始知名于世。


图片▲ 提篮桥监狱


它由英属海峡殖民地的新加坡工程处设计,最初主要有两幢4层楼的监楼,有囚室480间,以及炊场、办公楼、医务所……等,占地10亩左右。

1916年起,陆续向北面和东西进行扩建,上世纪30年代初进行了部分重建,直到1935年时基本定型。

提篮桥监狱占地60.4亩,拥有10幢监楼,近4000间囚室,还有工场、医院、炊场、办公楼……等建筑,共有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

监狱四周有5米多高的围墙,内部除设置普通监室外,另建有橡皮监房、禁闭室、绞刑室和室外刑场……等特种设施。

监狱主要关押对象,是上海公共租界内判处徒刑的中国籍犯人;起初只收押男犯,从1904年起兼收女犯,1906年停止,1943年8月恢复收押女犯;从1935年9月起关押外国籍犯人。

提篮桥监狱建筑精良,规模宏大,犯人收押数量多,最多达8000多人,大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因而享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


提篮桥监狱初期主要由英国人管理,看守主要是印度人,是外国统治者用来监禁中国人的监狱。
1930年前后始招收华人看守;1943年8月,汪伪政府接管监狱,狱内各种司法文书表册由英文改为中文。


抗战胜利后,提篮桥监狱先后关押过数百名日本战犯,1946年初美军曾在狱内设立军事法庭,审判过47名日本战犯。

提篮桥监狱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境内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


9、以上帝的名义:圣三一堂与新天安堂
(圣三一堂,九江路211号;
新天安堂,南苏州路107号)


在上海的历史建筑中,具有浓郁哥特式风格的教会建筑格外令人瞩目。

在这当中,圣三一堂、新天安堂堪称典范,它们是近代上海为数不多且设施完备的英国人教堂。


圣三一堂

圣三一堂,是上海现存最早的基督教堂,曾用作中华圣公会的总座堂,现在是中国基督教两会的所在地。

教堂东面面临江西路,北面面临九江路,南面面临汉口路,汉口路的对面就是昔日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


圣三一堂从创始之日起,就是一座专门为在沪英侨中的圣公会信徒服务的教堂;在沪英侨中圣公会信徒占有较大的比重,他们最初是在英国领事馆内举行礼拜。


图片▲ 早期的圣三一堂


1847年,圣公会信徒在租界的西部建造了一座小型的简易教堂,建造教堂的基地系由英商电话公司老板贝尔捐献。

教堂前的街道也因此称为“教堂街(Church Street)”,1865年后改名为“西”。


1862年,教堂遭遇强台风破坏而坍塌;1866年5月,在原地重新奠基,于1869年建成新的圣三一堂,共耗银7万两。

圣三一堂的设计师是英国著名建筑师史浩特和凯德纳,教堂的设计外观大体上属于哥特式,整座教堂的室内外均采用清水红砖墙面,因而圣三一堂又俗称为“红礼拜堂”。


圣三一堂堂内为大理石地面,设有圣坛、讲台、洗礼池,均装饰有精美浮雕。座席为靠背穿藤的长椅,椅背钉着捐献者姓氏的铭牌。


图片▲ 绿树掩映的圣三一堂


圣三一堂的玻璃窗设计与众不同,既非全部采用白玻璃,也没有全部采用彩色玻璃,而是花白相间,不成规则;为避免建筑沉降的问题,圣三一堂在建造之初,曾在1000平方米的地基上打下了8000多根木桩柱。

1893年,在教堂的东南方又增建了一座高耸的钟楼,这座钟楼大大增强了这座教堂的哥特式风格;钟楼为四方形平面,尖锥形屋顶,四角有4个小尖顶;钟楼内安置了八音大钟,能按着圣诗的音韵敲打。

在上世纪30年代,圣三一堂的钟楼曾经是“上海最醒目的地标之一”


图片▲ 圣三一堂手绘图


圣三一堂的各项设施在当时堪称华丽,1908年,圣三一堂开始改用电灯照明;1918年,教堂内安装了从英国运来的“远东最大的一架电鼓风管风琴”。


圣三一堂起初只供英国信众做礼拜之用,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避居到租界的中国信徒也借用圣三一堂进行礼拜活动,圣三一堂遂成为华洋合用的教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沪英侨被日军关押进集中营,圣三一堂也为日军占据。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侨民才得以收回圣三一堂;新中国建国初期,大部分英侨尚未完全撤出上海,圣三一堂仍然维持着英国侨民教堂的特色。

1953年后,圣三一堂交由全国三自筹委会管理,全国三自筹委会又将其移交给中华圣公会。

中华圣公会后对其进行次大的修缮,1955年修缮工程完工后,圣三一堂成为“中华圣公会的总座堂”,由主教院主席直接掌管。


新天安堂

沿着苏州河缓缓而上,在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之侧,有一座美丽的教堂;它是新天安堂。

新天安堂,是由在沪英侨于1886年建成,为“英侨中圣公会”以外其他教派信徒的公共礼拜堂,英文名称为“Union Church”。


图片▲ 如今的新天安堂


新天安堂东侧与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相邻,西侧则紧邻圆明园路。

在上海,新天安堂长期和与圣三一堂齐名,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要事件即发生于此。

图片▲ 新建的新天安堂夜景


新天安堂的设计师是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会员身份的著名建筑师道达尔,他为教堂确定的建筑风格为哥特式,在教堂的中部设计了一座高达33米的钟塔,在其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礼拜堂;因此教堂的总体平面呈双十字结构,教堂的外墙系红砖砌筑。

新天安堂的设计从整体到局部都相当精致,在当时获得很高的声誉。


上海解放后,英国侨民陆续撤离上海,新天安堂被人民政府没收,钟楼上部的尖塔和西侧的礼拜堂被拆除,钟楼改为“上海照明灯具厂”的办公楼。

由于2007年的一场大火,以及历史上的损坏,现在的新天安堂是完全重建的。


近代最早来到上海的外国人是英国人,最早在上海居留、经商、传教的是英国人,最早开辟租界的是英国人,租界长期掌权的是英国人,租界制度的制订者也主要是英国人。

百年前,在相当长时期里,英国人是上海外国人的领袖,也是上海外国人的主体部分。



——来源 | 优曼(上海)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