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 三大专题展汇流,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

时间:2022-10-09 20:26:19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范昕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1)

近日,刘海粟美术馆首次把所有展厅给了同一个大展,这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有着约170年历史文脉。其中以土山湾美术工场为发端,形成“中西文化交流根据地”“中国西洋画之摇篮”的文脉传承现象,体现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祥地的历史影响,以1912年创立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代表,形成“新兴艺术策源地”教学集群及文化生态,海纳百川,承前启后,滋养并影响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演变与发展,成为近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篇章。今年恰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建校110周年、上海大学美术科创立100周年,这个“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可谓正当时。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2)

此次大展由三大专题展汇流而成,它们分别为“百家争流——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献展”“百川溯源——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10周年纪念展”“百年风云——上海大学美术科100周年纪念展”。展览不仅包括刘海粟、林风眠、潘天寿、李铁夫、朱屺瞻、吴大羽、汪亚尘等50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还包括一大批珍稀文献,由此展示中西方艺术的碰撞融合,呈现了独特而恢宏的学术视野“中国故事”。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指出,这三个篇章可以说串起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170年的发展,对于当下的美术教育也是极大的鼓舞。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3)

300余本文献集结,勾勒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之道,其中近半首次向公众展示

约170年前,土山湾画馆的成立可谓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起点。“百家争流——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献展”围绕土山湾画馆所初现的近现代美术教育文脉端倪,以“近代西洋画之摇篮”“东西文化交流之根据地”为线索,通过文献展示了近现代以来本土发生的艺术策源、文化集群与人才培植,徐徐展开一幅以上海为起点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画卷。展览以文献的方式勾陈历史,通过中国现代美术外引内生相合相成的现代性问题表征,勾勒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之道。

“周湘、徐咏青、丁悚、张聿光……土山湾培养出来的这些先驱与刘海粟这一代人构成最早的海派教育集群,从客观上推进了整个现代美术教育在上海的生成、发展。”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教授指出。

300余本文献集结在这一专题展,以课程教材、教学档案、名师作品等为主体。其中近50%的珍稀文献及孤本首次向公众展示,通过历史之物与艺术之物复合,由“看不见”成为“看见”的资源转化与再生,深刻诠释中国现代美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图片1.jpg

1880年海上山英居士所著的《论画浅说》线装本,是这个专题展中最早的现代美术教育文献。这本书以白话文系统介绍透视学、色彩学、构图法及素描、写生等西方绘画技法,内有大量图版,可谓近代中国第一本介绍西方绘画技法的书。

受教于土山湾画馆的周湘,于1905年编写的《最新袖珍油画诀》《最新袖珍水彩画诀》也现身展览,呈现对于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化建设的最初探索之力。

发行于1919年的上海美专函授部选科写生画特别讲义——《写生新说》 第六期,则提示人们留意,函授制美术教育是值得关注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形态。

约1927年发行的艺光社《花鸟画集》 线装本,是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教材,书名由林风眠题写“花鸟画集,林风眠题”。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5)

以新颖视角见证上海美专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所注入的策源之力

1912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称“上海图画美术院”)的创办,则可谓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又一个里程碑。“百川溯源——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10周年纪念展”在上海美专成立的110周年之际,通过对上海美专这一“新兴艺术策源地”的历史回溯,重新审视现代美术、美育与现代美术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与时代、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上海美专对推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海派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6)

这个专题展重点呈现了上海美专的探索和创举、精选了上海美专师友的经典力作和文献,揭示了“不息的变动”精神指导下上海美专持续教育改革的意义。

吴昌硕、黄宾虹、萧俊贤、刘海粟、潘天寿、郑午昌、朱屺瞻、钱瘦铁、程十发等名家作品都在这个展览亮相,他们都与上海美专有着深厚的渊源。上海美专留日、留法教员和出自上海美专的女性艺术家则构成展览中新颖的板块,为我们打开了解上海美专的新鲜视角。展览尤其重点呈现上海美专创始人之一刘海粟赴日本、欧洲和南洋的经历及其意义,尤以刘海粟1919年东渡日本为主要,首次解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对上海美专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上海美专教育改革专题研究的版块中,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所作《李瑞清诫诸生手谕残卷》首次向公众展示。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7)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鲍薇华指出,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文脉系统中,上海美专是其中耀眼的存在,承上启下,波澜壮阔。她在开创现代美术教育、引进西方精华艺术、发展中国民族艺术的现代转型等方面,拓展进取,成就非凡,堪称美术界的黄埔军校。今天,我们回溯与梳理上海美专的历史,以展览的方式再次见证上海美专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发展所注入的策源之力,不仅是对这所为中国美术教育作出不凡贡献的学校的纪念,更是为了赓续一个世纪前上海美专所秉持的探研西奥,弘扬本土的海派精神,并使之延绵脉传,隽永后世。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8)

红色学府的文化基因何以融入海派艺术文脉,促进现代美术教育转型发展

“百年风云——上海大学美术科100周年纪念展”展开的是现代美术教育文脉的又一重要环节。

上海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它所承继百年的红色基因,具有崇高的办学起点。立足红色学府的文化基因与海派艺术文脉,在1922年建校之初,上海大学就开设了美术科,并为20世纪中国美术培养并输送了一批具有新文艺修养的优秀人才。

其中如陈家楫、张惠如等,成为国内美术教育的忠实推动者;如张弦和杨秀涛等,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先行实践者;如师集贤、胡宏让等,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社会革命者——这些从上海大学美术科出发的美术栋梁人才,充分体现了上海大学美术科在人才培植方面的成就。

展览以上大美术科的发展历史为主线,通过陈望道、洪野、陈抱一、吴梦非、杨秀涛、师集贤等师生的绘画作品、历史文献以及上大美术科的珍贵史料,呈现上海大学美术科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华艺术大学等所形成的美术教育集群的关系,叙说其秉承红色学府的文化基因,融入海派艺术文脉,促进现代美术教育转型发展的“中国故事”,体现国家记忆中的文脉之光。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9)

上海美术学院和刘海粟美术馆以文教结合的方式共享藏品和研究资源,共同呈现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阐明中国美术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中国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也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藉此“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业内期待中国美术教育向世界呈现“大国方略”的答卷。相关教育和美术同业正为此努力协同创新,希望以经典传承之力、文化创新之力、社会服务之力、学术引领之力相合相成的战略发展体系,赋能未来美术教育和城市文化发展,孕育全新的国家文化竞争力。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大学、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承办,将持续至10月23日。展期内还将举办“文脉之光——国际美术教育的中国坐标”“策源之力——上海美专与20世纪中国美术”“海上之会——上海大学与海派文脉”三场学术研讨会。

三大专题展汇流,刘海粟美术馆以全馆规模追溯约170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图10)


——来源 |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