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篆刻创作琐谈

时间:2024-06-21 12:25:48 编辑:钦天山客
分享至

文 / 庞跟泽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龟甲兽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古老文字。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甲骨文是刻在不规则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古老的文字,距今有三千多年历史。文字几何形态多样、丰富,在笔法、布局、结构上灵活多变。“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这是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从书法角度对甲骨文作出的艺术评论。甲骨文入印就是将几千年来的文字,经过合理的印化润色后融入方寸之内,使其在字法、章法、刀法上符合篆刻艺术的法度,和谐相存并赋予新的生命。自甲骨文被发现以来,最早一批尝试以甲骨文入印者有罗振玉、王雪民、简经纶、杨仲子、邓尔雅、魏乐唐等,开一时风气之先。今人以甲骨文入印影响较大者有秦士蔚、杨鲁安、刘江等,使甲骨文篆刻创作更加广阔多元化。

    篆刻艺术中甲骨文入印尽管历史较短,但却是篆刻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特色的创作原素。著名甲骨文篆刻家苏金海先生二十多年前曾在“涉于春冰”甲骨文印边款中说:“甲骨文治印已逾七十载,卓然有成者仅简琴石、魏乐唐、秦士蔚、刘江数人,予谓此艺美奥奇崛,蹊径独辟,非有古玺功底得甲金书意三昧者莫能为。予攻此艺二十余载,犹未得其精妙。”还曾说:“学习甲骨文印除了要有一定的篆刻基本功外,若没有十年以上的甲骨学修为与甲  骨文入印的实践积累,很难成之。”

 

图片1.png  

涉于春冰  苏金海刻


    篆刻本为小众,而甲骨文篆刻在篆刻领域也属于小众。甲骨文篆刻创作的难点在于:一是可用字数少,让创作者望而却步;二是有些字形相近极易混淆,如笔划的长短、偏旁的位置、符号笔画的增省等差异,都将导致甲骨文字的千差万别;三是没有现成的印章范本作参考,一切要靠自己摸索。所以说学习甲骨文篆刻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不仅要通晓书法,还要懂得文字学。有人说:“当篆刻家难,当甲骨文篆刻家更难。”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里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谈甲骨文篆刻创作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用字准确是关键

    文字的准确性是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成功的首要保障,特别是参加展览的投稿作品,往往因出现用字失误的硬伤,而毁于一旦,前功尽弃,这在各种书展中多有案例。甲骨学专家陈炜湛教授将甲骨文用字问题分为三种类型:“一、不循规矩,以意为之;二、沿袭误说,以讹传讹;三、滥用通假,杜撰字形。”至今所见的殷墟甲骨文单字有4378号,而可释者只有1682号(《甲骨文字编》)。这给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带来一定的局限,那么如何才能比较准确地运用甲骨文字进行创作呢?

    (一)查字典

    首先,字典要选择业界认可的专业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文字典。目前常用的有《甲骨文字编》(李宗焜编);《新甲骨文编》(刘钊主编);《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形表》(沈建华、曹锦炎编著)等工具书。

    其次,最好一个字例用两种字典查寻比较对照,选择有共性且业界普遍认可的字体。切记在查字形的同时,也要查字义;

    用手机APP查找也很方便快捷,可在特定场合临时应急,但最好还是要在纸质工具书上仔细核对后再确定字形,不能图省事。

    在字形的选择上,苏金海先生有选字“三要领”:一是精,精确、精准。做到准确无误,字字有来历,有出处;二是雅,优雅、优美,查字典可尽量选择排列前面的字形;三是新,新颖、新奇,少见或新近释读被专家学者认同的,可在创作中灵活运用。一字多形的,选用形近似楷书者。另外,在选择字例时尽量选年代和风格相近的字形,反之则一定要作印化处理,使全印文字完美统一。在甲骨文入印方面,如何印化文字,使印文与印章的本体形式能够适应配合,是衡量篆刻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会借代

    苏金海先生认为与甲骨文同时代或时代相近的金文、陶文等古文字,它们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创作时如遇甲骨文所无之字可以古玺文、古陶文、古币文等古文字借代,他认为这是解决入印文字不足的好办法之一。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在作品中不宜过多运用替代文字,否则就不是一件完全纯粹的甲骨文篆刻作品。

    (三)用通假

    杨树达在《积微居金文说·自序》中介绍他研究金文的经验:"每释一器,首求字形之无牾,终期文义之大安,初因字以求义,继复因义而定字。义有不合,则活用其字形,借助于文法,乞灵于声韵,,以假读通之。"

    通假,指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古文字的同音通假现象,一字多用解决了当时文字数量少的难题,在古代这是常见现象。古为今用,这也为我们解决了甲骨文字数量少不敷使用的困难。例如“中”通“仲”,“齐”通“济等”。常用古文字通假字典有:《古文字通假会典》(高亨纂著);《古文字通假字典》(王辉著);《古汉语通假字大字典》(王海根著)等相关字典。一件作品不宜过多选用通假字,多了读之不畅。姓名印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通假字,“不擅改他人名讳”,这是刻印者约定俗成的规则。

    二、善于变化更出彩

    注重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书风,统一甲骨文施入印中,形成自己的面目。在印式、印面、印文处理上要善于变化,避免千人一面、千印一面。用自己的篆刻语言,诠释甲骨文篆刻作品,让其更加丰富出彩。

    (一)选印式

    刘江先生认为:“作卜文印需古朴,峻峭中透出现代气息方佳。”古代经典印式多种多样,如古玺印式、秦印印式、汉印印式等等。在参照古印创作的同时,近年来异形多字仿甲骨片的印式和图案化的印式渐多,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在创作形式上的一种多元化尝试。甲骨文印创作不像古玺印、秦汉印、浙派、皖派、元朱文印等有其传统的章法、固定的印式,甲骨文印创作在技法上几乎没有多少优秀范例可供参照,所以也就不受固定法式所限制,可以自由发挥。苏金海先生在传统印式的基础上对章法、刀法作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在章法上,不仅运用了聚散分明、疏密相间、大小相容的古玺印式,还汲取金文印雄强、猛利的诸多特点。

    2020年疫情期间,苏先生创作了一方“同舟共济”甲骨文印,创造性地将汉印朱白相间印式移植到甲骨文印创作,自然流畅,生动活泼,为甲骨文入印新辟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图片2.png

同舟共济  苏金海刻


    (二)看印面

    印面上的视觉因素主要是文字及留空的安排,每个字需自带节奏,结构上的变化将导致章法节奏的变化,同时也包含线条本身的轻重(粗细)与虚实的关系,处理好视觉因素的关系,是印面空间关系构成的重要一步。而改变视觉固定模式往往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属于形式因素有:印面形状、大小,印文排序,朱、白文选择,形式类别的选择,边栏界格的使用等。印面大小、形状,朱文、白文或朱白相间等等因人而异。刀刻的速度、角度和力度等对印面的呈现最直接。善于运刀者印面生趣,多姿添彩。在印边(也是印面的基准线)上可做大文章,宽边细文、宽边粗文、细边细文、细边粗文、宽窄边(二宽二细,三宽一细,三细一宽)、无边、L形边、C形边等等都是调节印面的重要手段。

    (三)重印文

    1、明徐上达曰:“凡在印内字,便要浑如一家人,共派同流,相亲相助,无方圆之不合,有行列之可观。”印章创作有点类似“演戏”,印人就是一个导演,印石是个舞台,文字是舞台上的人物,人物要有个性。在这里有主角有配角,字与字之间如同人物之间要有角色关系,要有情感构成,分合有序,张弛有度。甲骨文文字所构成的艺术空间美和契刻线条的艺术价值,是甲骨文篆刻艺术独有的美。印体平面的构成是每个印文构成之和,多与少、大与小、疏与密等空间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也是相互依赖的。一字有一字的“字眼”,一印有一印的“印眼”。

    2、篆刻之难,在于“均称”与“变化”两极之间度的把握。甲骨文印文最忌讳的是填充式平铺。均衡不等于平均,根据印文繁简自然安排的同时,强化内在的连通性,静中寓动,相互依存。章法中有时有意识的避趋揖让也是一种出其不意的方法,这种对典范的结构加以变化,造成印文审美的陌生感,而这种陌生感可以构成自己审美体系和标准的,就是风格的表现。

    3、印章创作的过程,就是充满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甲骨文印有时为了字法、章法的协调需要而对印文进行通假、粘连、正反、合文等手法进行处理,如“无”借“亡”,“有”借“又”等,这些在实际运用当中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刀下留情能传神

    篆刻之要义,在刀与石的关系。即以刀锋在石上自由施刃,驱刀如笔,大刀阔斧,刀意放纵而能留情,酣畅淋漓又能传神,将豪放与精准的火候,掌控得恰到好处。

    (一)知刀味

    刀法是指刻印运刀时所用的一切技巧法则。包括执刀、挥刀、修饰等众多不同的镌刻技术和提纲要领的审美准则。

而刀法的作用,是为了最终体观印面钤盖在纸上呈现出来的平面视觉效果。因此,我们在欣赏篆刻作品时,就能通过解读印蜕刻画痕迹中的节奏感和各种变化效果来推测作者镌刻时的状况,体味作者运刀过程中的轻重缓急、刚柔顺逆、笔意传达,并进一步领会到作者在刀石之间想要表达的作品意境,这就是刀味。

    (二)善用刀

    我们知道,在篆刻用刀上主要就是掌握三个“度”,即速度;角度和力度。“三度”的不同对线条的呈现有着显著差异。之外,还有刀口的锋利、刀口的夹角(钝刀)以及刻刀的大小、薄厚、轻重等等都会影响作者的运刀效果,这需要作者根据自己的篆刻风格去不断总结探索。特别是笔画的转角处理,更能体现出作者的习惯。在创作中篆法往往起着制约刀法的主导作用,但同时,刀法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改造篆法。

    (三)融笔墨

    甲骨文大多数来自于刀刻,入印后表现刀味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在强调契刻的同时,融入笔墨意趣。就是用自己的刀法来传达自己印作的笔墨精神。常见的甲骨文一般是单刀,而我们用甲骨文入印创作就不能只用单刀,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单双兼施,长短(长切、短切)并用。苏金海先生常讲:“用刀如用笔,理论上讲书法篆刻有各种各样笔法、刀法,真正掌握了,熟练了,也就无所谓用中锋侧锋、单刀复刀。根据需要,冲、切、削、凿、铦、敲各种招数齐上阵。”今日篆刻刀法比以前更为丰富、多元、立体。在传统刀法之外,还有磨、击、削、刮、撞、擦、钉、碾等各种辅助手段。

    总之,创作一方甲骨文印,在保证字法准确的前提下,印中字体要有大小、正侧、俯仰,笔画要有粗细、长短等等节奏上的变化。在章法上特别要注意留红(白)的处理和点、线、面的结合。甲骨文笔画多以直线为主,转换移植到印章若辅以用曲线等穿插,可增强印章的动势。个性化的印面效果,也是个人风格的重要体现。书画主要是笔墨叠加,而篆刻则是刀削刊刻,一个是加法,一个是减法,所以篆刻创作时即要大胆更要谨慎。

    甲骨文篆刻艺术自上世纪初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间也曾有许多古文字学者和篆刻家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但因其缺乏现成的作品和经验参考,与古玺、汉印、元朱文等其他门类的印式相比,甲骨文篆刻的普及与发展还是显得有些滞后。无论是书法界,还是文字学界,对于甲骨文字入书、入印,所面对的用字困境,目前尚没有特定的创作理论和公认的用字方法和准则,或宽松,或严苛,增大了作品创作难度,同时也增大了作品投稿入展的风险,这些都影响到创作者的积极性。这从近几年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在国展中入展量我们就可以看出。就目前甲骨文创作来说,有的书法创作者自觉地从情感和理智上拒绝或远离,有的甲骨文篆刻者则在艰难而痛苦地挣扎中渐渐失去耐心而转向更容易入展的印风。重视程度不够,费时费力,出力不讨好等等问题都是影响甲骨文书法篆刻创作繁荣重要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冷静客观地去面对。唯有古文字学家考释增订出更多可识可用的甲骨文字和甲骨印人勤于探索,完善技法,共同努力,踏踏实实,把研究和创作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书法篆刻作者投入其中,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甲骨文书法篆刻的学习与创作中来,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之花才能开得更加灿烂动人。

    苏金海先生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部分印作资料,在此特别感谢!




甲骨文篆刻作品选刊



图片3.png

磬室   罗振玉(1866—1940)


图片4.png

叔言获古   罗振玉刻


图片5.png

新农   王雪民刻(1882—1946)


图片6.jpg

王氏鼎卜文   王雪民刻 


图片7.png

鸿尘   杨仲子刻(1885—1962)


图片8.png

雪公长寿   杨仲子刻


 图片9.png

车马一东西   简经纶刻(1888—1950


图片10.png

用日约少   简经纶刻


虎在丁亥.jpg

虎在丁亥   邓尔雅刻(1884-1954)


万岁万岁.jpg

万岁万岁   邓尔雅刻


图片11.png

老子犹龙   魏乐唐刻(1921—2012)


图片12.png

乐涛   魏乐唐刻


图片13.png

淮安人耳   秦士蔚刻(1922—1999) 


图片14.png

力争上游   秦士蔚刻


图片15.png

同心协力   刘江刻(1926—2024)


图片16.png

鸟鸣山更幽   刘江刻


图片17.png

人长寿   孙家潭刻(天津)


图片18.png

祖国万岁   孙家潭刻


图片19.png

行乐直须年少   苏金海刻(江苏)


图片20.png

圆月在舟中   苏金海刻


图片21.jpg

十万狂花如梦寐   刘绍刚刻(北京)


图片22.png

月下游鱼乐自知   刘绍刚刻



图片23.png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林尓刻(江苏)


图片24.png

寻花不问春深浅   林尓刻


图片25.png

心外无物 物以心生   庞跟泽刻(江苏)


甲骨文篆刻创作琐谈(图26)

中国梦   蔡树农刻(浙江)


图片26.png

水乡梦   盛静斋刻(江苏)


图片27.png

如今化作雨苍龙   胡健康刻(上海)


图片28.png

鬼斧神工   宋谦刻(江苏)


图片29.png

一春心事   张星亮(山西)


图片30.png

协和万邦   董洪涛(黑龙江)




——刊载 | 长三角美术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