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和
▲
1917年,杜尚通过作品《泉》以及之后为数不多的几件作品,颠覆了大众对“艺术”的既定认知,改变了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至此之后,艺术家们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创造,当代艺术开始大行其道;但也有很多人表示根本看不懂当代艺术。这里刊载100件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作品,希望在了解艺术家创作的理念和背景之后,对当代艺术有更好的理解。
01/气球狗
杰夫·昆斯
▲
这个重新演绎的橙色版本的巨型金属雕塑气球狗为限量的五个版本之一(《Balloon Dog》规格为307.3厘米×363.2厘米×114.3厘米,有蓝色、品红色、金黄色、红色和黄色五个版本),并且毫无疑问是杰夫·昆斯最受欢迎的创作。该作品是早期创作的“气球狗”中的一个,并由收藏家彼得·布兰特(Peter Brant,以收藏了最多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和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闻名)在90年代末购得。2014年《气球狗》在佳士得纽约夜场拍卖以5840.5万美元成交,创造在世艺术家单品拍卖世界新纪录,也成为世界上目前最昂贵的当代艺术雕塑作品。
02/金宝罐头汤
安迪·沃霍尔
▲
金宝汤罐头有时被称作32罐金宝汤罐头(32Campbell sSoupCans)是一幅由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于1962年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作品包括三十二块帆布,上面画著一个金宝汤罐头,每一个为当时罐头汤制造商旗下不同口味的产品。每一幅绘图都使用了半机器化的丝网印刷技术,以非画性的风格制作。《金宝罐头汤》利用流行文化作为创作主题,并带领着波普艺术荣登大雅之堂,打入主流的艺术运动。
03/今日挖掘者,明日狄更斯
西普里安恩·盖拉德
▲
在纽约画廊Gladstone Gallery的首个展览当中,盖拉德将建筑工程机器部件作为大型的雕塑展出,对转化后的现成品概念进行了探索。这些已经失去了功能的部件被保留下来,原本用于挖掘的锯齿部分现在变成了雕塑的底座,头部则被穿入了石英石,坐落在挖掘斗上。这些曾经作为破坏工具、用于建筑翻新的工具,现在被保留下来,自己变成了文物,而盖拉德在它们退休之后,给它们赋以新的使命。“
04/姓名缩写
罗伯特·劳申伯格
▲
劳申伯格1959年的作品《姓名缩写》是最有名的集成。画面呈现了一只山羊身上套着一个破旧的轮胎,站在由色块和图片拼贴而成的画框上。这件作品多年来一直引起了艺术评论家的广泛兴趣,大家都认为作品内藏了某些性的意识。在西方,山羊是淫荡之神的象征,与轮胎组合在一起暗示同性恋,艺术家从他的艺术创作中暗喻并嘲笑了现代社会的所谓的“文明”趋向。
05/免费啤酒
与朋友喝啤酒是最高的艺术形式
汤姆·马里奥尼
▲
在这个持续性的装置与行为作品当中,加州的概念艺术家汤姆·马里奥尼邀请了16位朋友一起在加州奥克兰博物馆进行了一场下班后的聚会狂欢。Pacifico啤酒则由策展人提供。狂欢结束之后,空瓶子、椅子、桌子按照原样被保留下来,并在展览期间展出,派对俨然成为一个现成品的展览。
06/新折叠吸尘器系列
杰夫·昆斯
▲
昆斯的“新”系列将吸尘器陈列在有机玻璃柜当中,使用现成品来探讨欲望是如何体现在日常物品当中的。昆斯的吸尘器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们在光亮的照明之下呈现出崭新的展览视觉效果。昆斯表示:“我不是商业艺术家,我想安迪·沃霍尔也不是。” 是否为商业艺术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念是否犀利前卫,表达是否纯粹精准,态度是否真诚直接。极端认真的创作加上极端热忱的营销,最昂贵的当代艺术家也许就是这样炼成的。
07、死亡的太阳
一车块状蜂窝煤灰
森达达
▲
1983年5月20日在“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四十一周年——全国美术工作者会议暨美术成就展”上,森达达的参展作品《死亡的太阳(一车块状蜂窝煤灰)》在上午展览开幕不久被撤掉,其在下午召开的会议上抗议性发表了《艺术不是政治的传声筒》的演讲,称“延安文艺座谈会”早就过时,不仅斥责那些仍然坚持革命方针的老人党们为花岗岩脑袋,同时也宣告在青年人中非理性自我表达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思潮已经崛起。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南京‘5·20’(政治)事件”。因此森达达也被称为是“率先吹响85美术新潮号角的人”。这件集行为、观念、现成品装置、社会偶发事件为一体的作品,被指证为人类艺术史上当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开山之作。这一事件的发生,拉开了国际当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序幕。
08/生者对死者的无动于衷
达明安·赫斯特
▲
这是英国概念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于1991年创作的装置艺术。赫斯特把一条14英尺长的虎鲨放在装满甲醛的玻璃柜里。2006年,原来的虎鲨渐渐腐烂,赫斯特以新的标本取而代之。活着的人,其实死了。死了的人,其实活着。这不是生者对于死者的无动于衷,而是彼此无法站在对立面理解对方而已。它看似被切割,但切割的浸泡的只是它的肉体,也许它已经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然而有有的生物即使完整,它的灵魂也早已分割。
09/看在上帝的份上
达明安·赫斯特
▲
《看在上帝的份上》是赫斯特2011年完成的作品,在当时引发广泛争议。赫斯特将白金浇铸在一名死去仅两周的婴儿头颅上,并在表面镶满8000颗粉色和白色的钻石。对于赫斯特将婴儿头颅作为艺术品创作工具的做法,有人指出:“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一个孩子的过世总是让人心碎的,对父母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赫斯特在这件作品上也许不是故作麻木,不过这件事很明显会让人不安,这是对婴儿父母的极大冒犯。他不应该如此冷血。”对此,赫斯特却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说:“一般人看到颅骨,都会认为它代表着终结,但当你看到这个终结如此美丽的时候,又会给人带来希望,钻石代表完美与清澈,还代表着财富、死亡和不朽,它们是永恒事物的象征。”
10/世界接收器
伊萨·根泽肯
▲
在这件使用混凝土、钢筋、金属无线电天线制作的作品中,根泽肯用水泥和金属无线电天线重现了立体声收音机,表达了对沉默和代理形式的郑重思考。《Art in America》的作者Anne Doran将根泽肯的这些雕塑称为“唯一的现成品”,并写道:“这件作品引入了根泽肯最具延续性的主题:人类与世界产生联系的方式。”
11/无题
罗斯在洛杉矶的肖像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
▲
已故艺术家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的这件作品创作于1991年,是对自己因艾滋病并发症去世的伴侣Ross Laycock 的诗意化呈现。看着Ross的身体一点一点消瘦。他一直陪伴着他,直到Ross的最后一口气。然后经过无数个失眠的夜晚,费利克斯创作了《无题(罗斯在洛杉矶的肖像)》,献给自己的挚爱。这堆包装鲜艳的糖果重量是175磅,也是Ross生前的正常体重。这是一件互动性作品,观众可以拿走糖块。随着这堆糖果的体积逐渐减少,意味着作品所呈现出的Ross的体重也日益下降,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然而出于爱意,费利克斯会经常去回填充糖果,以示生命的永恒。
12/艺术家在场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玛丽娜在2010年在纽约MOMA艺术馆进行了为时两个半月,共计736小时的行为艺术——《艺术家在现场》。每天自博物馆开门,每天七小时,每周六天,玛丽娜都穿着遮住脚面的一袭长裙坐在场馆的中心,接待将与她四目相对的客人。在这漫长的736小时中,她接受了1500多名观众的对视挑战。与玛丽娜对视的观众为了吸引她,有的脱光衣服;有的尖声呐喊;有的与玛丽娜对视不过10秒,便失声痛哭;但大部分选择沉默相对。玛丽娜没有反应,以眼神与心灵回应一切,此时此刻连语言是多余的。唯一一个让玛丽娜有所反应的是乌雷,22年后的再次相见。玛丽娜在睁开眼见到乌雷的第一秒,感情澎渤而出,化作泪眼。这样的情感撞击,令人触动。
13/三峡大移民
刘小东
▲
在中国油画史中,《三峡大移民》这幅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和规模都是无可比拟的。作品的复杂含义和在绘画形态上的令人震撼的强大的力量、作品充满人性的立场和高超的语言方式,使每一个看到作品的人感动和不可忘记。这组作品和刘小东以往的作品一脉相承,在平凡的细节中诚实而高尚,使画面现实真实到令人不愿相信的地步。它们的史诗般的情感和鬼斧神工的表现力,令人对小东的品质和手段望而生畏。“三峡大移民”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对世界的看法,一草一木、一禽一兽、一砖一瓦,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最令人难忘的画面,呈现出一个国家的伤口和一个艺术家的无言的立场。
14/8848-1.86
徐震
▲
2005年8月,徐震与队友登上海拔8848.1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峰项,并按徐震的身高1.86米把珠峰锯下一块运下山。2005年9月,徐震携这块与其同高的珠峰峰顶,以及所有锯山峰的相关录像、照片、文献、工具设备资料前往日本横滨三年展参展。这在当时引起热烈的争议,尽管证据详尽充分,在这个PS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仍不相信此事属实。作品以“游戏”人类“高度”为契机颠覆和搅乱人们对社会、历史价值观的已有经验判断。令世界与认知,真实与虚构,权威与个体,证据与真相,信仰与玩笑等问题若流弹横飞。
15/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
邱志杰
▲
批评家朱朱曾在《“南京长江大桥”:邱志杰的两次书写》文中写道:“长江大桥从建成以来,官方纪录中已经有2000以上的人在那里自杀。邱志杰决意以此点重新聚焦大桥主题,是以更富现实关怀的角度切入到这座具有意识形态纪念碑意义的建筑物。事实上,再没有什么比它成为自杀之地这个事实本身,更为绝妙地反讽了它在过去所扮演的那个乌托邦政治神话的美好化身,自杀者在这里所构成的一部微型的历史。
16/妈的!!!
林天苗
▲
《妈的!!!》是林天苗在2008年创作的一组小型雕塑装置作品,以一种软硬可控、易于保存的新型材料作为创作的主体材质,并结合其以往作品中惯用的毛发、线团、丝绸等材料。作品的主体多以丰腴的中年女性躯体为主,“她们”的头颅被抽象化或者剔除,身体姿态各异,与周围存在物(动物或植物)的主客界限、性别界限、内与外的思辨界限、物种间的差异界限都被模糊打破,混生于一种暧昧的交错关系之中。“妈的”作为展览的主题,意指母体或母性存在的共性,它可以静态地表示具有阴性或雌性的人、物,也可以指一种给予、抚养的过程,这些都蕴涵着人们对母性的敬仰和感恩。
17/Le champ de marguerites
格哈达·阿莫尔
▲
格哈达·阿莫尔曾经为获得绿卡而短暂画油画。这件作品是她用刺绣和水彩在一种华画布上的创造。她使用混合媒介是出于政治动机,她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艺术家声明里这样说:艺术的历史是男人写的,包括实践和理论。油画是这种历史的一个显著象征,并在20世纪成为男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尤其是通过抽象作品。对我来说,选择作为油画家和使用抽象绘画的编码,是因为他们已经被定义在历史上,这不仅是一种艺术的挑战:它的主要意义是占领女性在历史上被拒绝的领域。我要占据这个审美和政治的领域,为此我创建物质性的抽象绘画,我要为这个男人专属领域植入一个女性的世界:缝纫和刺绣。
18/Gone, An Historical Romance of a Civil War as It Occurred
卡拉·沃克
▲
卡拉·沃克的剪影全景装置作品讲述了种族主义的残酷和荒淫的故事。她的作品看上去非常漂亮,但当你仔细观察图画中的故事时,你看到了它们的黑暗。她的主题是种族。她的大型剪影画“Gone,An Historical Romance of a Civil War as It Occurred”1994年在纽约首次展出,采取手工制作的黑色剪影贴在美术馆的墙上展出。这在形式上、规模上和创作题材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从它的形式上看,这个作品有着浪漫芭蕾的那种轻快的可爱。但是这可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关于堕落性爱,奴隶制,黑人。正如《纽约时报》所曾说的:“它主宰一切。然而就其内涵而言,沃克作品有着混乱矛盾的思想和情感。她专注于种族主义的现实,但不知如何清理这些关联过去与现在的许多思想。
19/城市绚丽夺目,山区悄声无息
青岛千穗
▲
月台的十七个拱门每一个都由精心绘制的风景组成,逐渐从日到夜与从城市到农村的变化着。这个作品暗示了地球的一个乌托邦式的设想,这是在青岛千穗作品的核心。在她的世界里,时间没有了重要性——过去和现在融合在了一起——和有机的生物和无生命的事物合为一体。她很好地扩展了它的内容,提升了更强的时间观念。不仅只是叙述故事的大壁画,同时在所有的作品里都充斥着对过去的暗示,让人能感觉到甚至在最现代图像和数码技术里还存留着古老的信息。
20/Time Waterfall
宫岛达男
▲
宫岛达男的作品《Time Waterfall》揭露了人类生命的永恒光辉,从而带出“活在当下”的思想。广场的外墙上将投射出自然数1至9,从大至小如瀑布般落下,但永远不会达到0。这不断的倒数过程象征着生命,而光影的熄灭则代表了0,既死亡的喻象。每个数字都将以不同大小及速度出现,营造出层层迭迭的复杂效果,彷佛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轨迹。本作品采用沿袭了艺术家的一贯对LED灯的标志性运用,表达艺术家创作的基本概念——持续蜕变、连接大千以及生生不息。作品中刻意遗漏了数字0,参照了佛学中“空”的概念,代表着无有无存的状态。数字作为抽象的概念符号,成为了宫岛达男的通用语言,让他的作品能被国际艺坛理解与接受。
(未完,待续。)
——来源 | 艺术市场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