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震宇:板桥居士的另面人生

时间:2024-03-14 13:58:05 编辑:根泽
分享至

文/何震宇


近来偶然读到郑板桥五十七岁时所写的《板桥自叙》一文,其中的几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原文如下:(余)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然自知老丑,此辈利吾金币来尔。有一言干与外政,即叱去之,未尝为所迷惑。①

查查典故,原来余桃口齿出自《左传·定公六年》,是说卫灵公好男色,有一个幸臣名叫弥子瑕的,曾获桃一枚,极甜,遂以其半奉君。卫灵公非但未怪罪,反而大喜。后人便以此代表宠幸男色之意。

这一段话出乎我的意料。板桥居士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刚正不阿、道骨铮铮、爱民如子的清官的形象和一个极具操守的文化名流,甚至被奉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楷模。他怎么会和这种今天看来有些不齿的风流行为沾边呢?如果他确实有着这样的断袖闲情,又何以几百年来不为世人所责难?带着种种疑问,我们渐渐看到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郑板桥。


微信图片_20240314135532.jpg

郑板桥书法


在板桥的书画作品中钤有许多关于他考中进士、以做官为荣的闲章,如“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十年县令”、“丙辰进士”、“奭鳩氏之官”、“潍夷长”、“乾隆东封书画史”等等。究其原因,除了读书做官的传统世俗观念对郑板桥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外,在书画作品中运用这些印章,也是他有别于“扬州八怪”其他画家的一个标志。即便是在画作中钤上“七品官耳”一类略带自嘲的印章,背后是不是也有某种优越感在作祟呢?板桥一直以科举仕途为理想追求,希望通过做官来实现匡世济民的理想。他曾说:“明清两朝,以制艺取士,虽有奇才异能,必从此出,乃为正途。其理愈求愈精,其法愈求而愈密。鞭心入微,才力与学力俱无可恃,庶几弹丸脱手时乎?” ② 然而命运对他似乎并不青睐。

在考中进士之前,郑板桥生活得非常平凡,作为一名来自江苏兴化乡村的文化青年,他一直靠读书和卖画混迹于扬州一带,日子过得相当清苦,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实救困贫,托名风雅”。他曾出游北京,结交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但因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只得狂名,在艺术圈,除了与金农、黄慎等人过从其密,在社会上并没有太大的名气。直到四十岁时,郑板桥赴南京参加乡试,中得举人,四年后又考中进士后,情况才有了根本的转机。板桥自己也认为从此可以平步青云,挤入上流社会。他特意作了一幅《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可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再到扬州,因为有了名气,他的字画连同旧作,都被当成墨宝。他感慨于世态炎凉,特地刻了一方“二十年前旧板桥”印章盖在他的作品上,多少也带点苍凉的意味。

但命运仍没有立即为他开启绿灯,在号称“康乾之治”的乾隆年间,官场上所有官位早已排满,根本轮不到他。他依旧被拒绝于上流社会之外。这时的板桥,除了愤世嫉俗、痛诟时弊之外,只好再度赴京,以图仕进。他随身携带着那份“赐进士出身”的证明,忙着托人找关系,整整在京城活动了一年,仍然无功而返。这次求职的失败,对板桥是个巨大的打击,也迫使他全面反思自己的人生哲学。从此之后,郑板桥便开始频频巴结于达官权贵、巨富名流。由于当时的扬州处于江淮一带的商业中心,不仅巨贾云集,而且高官极多,客观上为郑板桥的奉迎行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同大多数文人一样,郑板桥的奉迎方式当然也是四处献诗。如今,我们在他诗集里就读到一大批谄媚之作,像《上江南大方伯晏老夫子》、《谢大中丞尹年伯赠帛》、《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送都转运卢公四首》等等,均作于此时。尤其是面对淮南盐运使卢见曾时的奉迎之态,几近献媚。由于这位权倾一方的盐运使也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诗人,所以郑板桥肉麻地在诗中将卢大人比作王维与杜甫,称他:“清词颇似王摩诘,复以精华学杜陵。”而且对卢的家世也吹捧了一番:“两世君家有德清,即今风雅继先民。”③  最后当然不忘婉转地提到自己的不幸现状,遗憾的是,还没有等到任何收获,这位被板桥誉为“硕德峻望”的卢大人却因江南盐政案而被捕入狱。

一七四一年,已经四十九岁的郑板桥只好再度入京,侯补官缺。几经周折,这次他终于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第二年,郑便获山东范县令一职。为了感激慎郡王,郑板桥不仅张罗着为他编刻诗集《随猎诗草》和《花间堂诗草》,还亲自为之撰写跋文,在跋文中郑板桥将这位年轻诗人的艺术成就与杜甫、韩愈、王维、杜牧、韦应物等相提并论,留下了一世笑名。


微信图片_20240314135551.jpg

郑板桥书法


板桥上任以后,关心民生疾苦,确实是一个好官。十几年的游官生涯。虽然让郑板桥尝遍了官场的滋味,却也留下了清廉爱民的美名。乾隆十年(一七四六)山东大饥,潍县甚至出现了“人相食,斗粟值钱千百”的情景。郑板桥当即把自己的养廉银捐出来救灾,同时在未经上级批准的紧急关头下令开仓赈灾,这次救活了灾民一万多人。后来朝廷体谅他的爱民之举,不但没有治罪,还嘉许了他的能力。可是在封建官场中,这种独木秀林、特立独行的行为,很容易招致别的官员的嫉恨,这也让郑板桥的官场之路十分坎坷。在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三)时潍县再次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在乾隆十八年春被罢了官。关于板桥罢官的原因,根据周积寅先生研究有四种可能性:一说“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疾归”;一说“以疾归”;一说“乞休归”;一说“以贪罢”。周先生推测第一种原因的可能性最大。④

但是我们随即在清人曾衍的《小豆棚记》中读到板桥罢官离开潍县时,以一皂隶、两娈童骑以作前导的记载。⑤ 娈童者,大概是和弄儿一类的。如果板桥在潍县做官时还有这爱好,便很值得深思了,因为清代官吏的收入普遍不高,以乾隆朝为例,像扬州的两淮盐使这样的三品官的年俸为一百三十两,何况区区潍县七品官耳?板桥哪里来的钱支付这些财的“余桃弄儿”呢?于是我们才真正读懂了板桥在其《扬州杂记卷》中的一段话:“王若林澍,金寿门农,李复堂,黄松石树、后名山,郑板桥燮,高西唐翔,高凤翰西园,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⑥ 原来板桥早已经留好后路,一旦仕途不利,不如回老家扬州去卖卖字画吧。板桥在潍县时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书画精品,是否都拿去换了钱,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曾作诗云:“挂冠盛世才原拙,卖字他乡道岂尊。”说明他早就打算辞官南下了。


微信图片_20240314135600.jpg

郑板桥书法


板桥先生在生活上颇有些风流放荡,但他自己并不以为然。他曾说:“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正是如此,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够在板桥自己勘定的文集中找到蛛丝马迹,帮助我们更完整地了解他不被人知的另面人生。固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是非标准去衡量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郑板桥,去责备他在生活作风上的放任,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获得成功背后的一些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板桥去世后,声名愈来愈大,评价愈来愈高。这里面有对于他的艺术创造逐步认同的过程,但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的成分也不少。仅以书法为例,在与郑板桥同时代的清人袁枚眼中,评价并不高:“惟书法近学郑板桥,则殊不必。板桥书法野狐禅也”。⑦ 然而到了咸丰年间重修《兴化县志》时,则说他:“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置之。”⑧ 已经变成全是正面的褒奖了。同样道理,如果当年郑板桥不把他“好娈童”的嗜好写进书中,我们今天是不是依然要把他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德楷模继续加以景仰膜拜、大唱颂歌呢?

当然,这三百年来并非所有的人都对郑板桥真实为人的面目没有正确的认识。但是这种声音往往不被人所关注;或被淹没在一片叫好声中。今天是我们廓清历史真相的时候吗?


微信图片_20240314135607.png

郑板桥书法



参考文献:

①《板桥自叙),引自《郑板桥家书),童小畅译著,第一至三页,中国书籍出版社,二零零四年一月第一版。

②同上。

③《板桥集》,《扬州八怪诗文集》第一七九页,江苏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九月第一版。

④周积寅《郑燮书法评传),《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第一四页,荣宝斋,一九九七年八月第一版。

⑤任祖镛《郑板桥的世俗社会生活态度初探),《板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第六二页。

⑥郑板桥《扬州杂记卷》,转引自黄惇《康乾时期的扬州书坛、扬州八怪与徽商》,《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第四一页,荣宝斋,一九九七年八月第一版。

⑦袁枚《与庆晴村都统书》,转引自周积寅《郑變书法评传》,《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第三0页,荣宝斋,一九九七年八月第一版。引自《板桥小传》,咸丰元年重修《兴化县志》卷八,《板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第二四页。


注:原文发表于《书法》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