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宫 |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

时间:2024-01-14 21:52:37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陈翔  范昕


中华艺术宫 |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海报


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同为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譬如一个着中山装,一个穿西装,各自以机智而切身的选择、务实而有效的实践来积极应对变革大潮的冲击,既有共性又各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坚韧顽强和自我革新的生命力。近日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序幕的“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作为该馆“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三个项目,以翔实的史料、豪华的阵容、精彩的作品,呈现二十世纪上海和京津地区中国画的发展历史、理论成就和大师风采,从而见证中国绘画艺术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此次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联合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共同主办,将展至2024年2月26日。


中华艺术宫 |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2)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现场


这是上海首次系统呈现京津画派与海派绘画。展览立足于近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这两个极为重要的画家群体的研究,同时注重梳理和呈现百年间中国画艺术思潮的发展,荟萃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陈师曾、陈半丁、徐悲鸿、张大千、溥儒、林风眠、潘天寿等艺术巨匠的近90件精品力作。通过艺术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呈现,从文化背景、社会生态、画家群体、艺术面貌等多个方面切入,深入剖析京津、海派面对百年之大变局的应对方式,呈现两个画家群体的不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与城市发展、社会转型、文化裂变之间的关系,也力图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有所启示。


中华艺术宫 |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2)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现场


“这个展览不是单纯的美术作品展,也不是文献资料展,而是一个表达中华艺术宫和我们策展团队对于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总体看法的一个研究型展览。这个展览不仅告诉观众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式,能认识和摸索到历史事实内在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这些价值和内涵对今天的意义。”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陈翔指出。


中华艺术宫 |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3)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现场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


文/陈翔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以翔实的史料、豪华的阵容、精彩的作品,呈现了20世纪上海和京津地区中国画的发展历史、理论成就和大师风采,从而见证中国绘画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历程。


展览立足于对近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画家群体的研究,注重梳理和呈现百年间中国画艺术思潮的发展,荟萃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陈师曾、陈半丁、徐悲鸿、张大千、溥儒、林风眠、潘天寿等艺术家的近90件精品力作。通过艺术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呈现,从文化背景、社会生态、艺术面貌等多个方面切入,深入剖析京津画派、海派画家面对百年之大变局的应对方式,呈现两个画家群体的不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与城市发展、社会转型、文化裂变之间的关系,力图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有所启示。


“海派”这个名称虽然是和“京派”对立而生的,在报纸杂志上两派一度也争得不亦乐乎,但是京津画派与海派绘画的代表性人物在京沪两地之间游居频繁,客观上两地书画艺术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远远多于相互对立,带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


此次展览分别梳理了两大画派的发展脉络,从社会变革与文化反思、赓续传统与现代转型、西学东渐和推陈出新三个板块,展现京津画派在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画画学理论的讨论;从江南风范和海派趣味、文人情怀与都市活力、摩登时代和守正创新三个板块,呈现海派绘画从海上开埠至今的艺术发展面貌。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各自以务实而有效的实践,积极应对社会变革大潮的冲击,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坚韧顽强和自我革新的生命力。


观齐白石《松鹰图》、萧俊贤《着色山水》、溥儒《薜荔垂千仞》、张大千《始信峰图》等作品,可窥见京沪两地画坛借古开今面貌之丰富。吴湖帆《碧海苍松》、胡佩衡《紫溪晚霞》、吴镜汀《华山南峰》、陈少梅《樱桃沟》、李可染《蜀山春雨》、陆俨少《晴麓横云》等作品,则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融合写生之法的时代新风。此外,徐悲鸿、林风眠、叶浅予、蒋兆和、吴冠中等人的作品,更是代表了几代艺术家“引西润中”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的文化艺术向来有极强的向心力和极大的包容性,这种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正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依然维持其整体性的根本原因。实际上,中国绘画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百余年前我们前辈面临和思考的问题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与所进行的探索都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内核,至今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如今,我们更需要确立自己的审美价值观,推进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建设。我们的前辈曾为此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上下求索,今天,我们更应接续使命、砥砺前行。希望此次展览能够启发当代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展览现场作品及文献资料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

“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现场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2)

“从‘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谈起”对谈活动现场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3)

1919年,陈师曾(前排右六)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合影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4)

陈师曾 《山径归樵》 134×57.5cm 北京画院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5)

任熊《龙女补衮图》94×37.5cm 上海 年代不详 中国画院藏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6)

赵之谦 《葫芦图轴》 120×35.5cm 年代不详 嘉定博物馆藏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7)

吴湖帆 《碧海苍松》132×68.5cm,1959 上海中国画院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8)

电影明星周璇赠给丁悚家人的照片。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慕琴生涯——丁悚诞辰130周年文献艺术展”现场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9)

临流独坐 郎静山 银盐 29.5x35.8cm 1933年 M艺术空间藏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0)

中华摄影学社第一次影展合影


3-2401142152521Q.jpg

丁悚,《高上加高》,漫画,1933年,7.5×5.5cm,丁悚家藏;刊载于《社会日报》1934年3月20日第二版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2)

《努力剪除》 1942年丁 悚 刊载于《女声》1942年第1卷第8期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3)

1925年6月6日,上海《上海画报》创刊号的报头刊载了一幅《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人体写生科摄影》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4)

1936年,张大千(前排右一)邀好友王师子(前排右五)到北平游玩,邀齐白石(前排右三)、于非闇(后排右三)、汪慎生(右六)、寿石工(后排右二)等好友聚餐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5)

齐白石 《松鹰图》 185x47cm 年份不详 北京画院藏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6)

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创办刊物《绘学杂志》第一期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7)

黄宾虹 《秋山图》88.5×38cm 约1950 北京画院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8)

吴昌硕与王个簃在杭州西泠印社单独合影,1927年


观照: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的融合共生(图19)

吴昌硕 《红梅图》 130×63.5cm 1899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来源 | 文汇报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