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

时间:2022-09-10 21:30:16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俞丰


又到中秋节了,每年这个时候,各种书法媒体上都会刊发东晋王献之的《中秋帖》作为节令的应景。那么《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法帖?帖文中谈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1)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2)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3)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4)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5)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6)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7)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8)


《中秋帖》相传是王献之的行书手札,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作品书写笔势联绵酣畅,几乎一笔到底,因此又被称为“一笔书”。它在清宫内府收藏期间,高宗乾隆皇帝对它钟爱有加,在手卷前后反复题跋多次,卷中还有他亲笔画的一枝梅花,又命大臣丁观鹏在卷后画了一幅文士临溪赏月的小画,装帧精雅,令人赞叹。除了《中秋帖》,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法书被乾隆誉为“三希”,就是三件稀世珍宝的意思。也因此,乾隆把故宫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仅有八平米的小书房,命名为“三希堂”,清代刻过一部法帖叫《三希堂法帖》,就是由此得名。乾隆非常喜欢这个小书房,经常在这里召见大臣、处理政务、赏玩历代法书名画,可以说这里是清帝国的心脏。皇帝贵为天子至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疆土的乾隆,却在这八平方米的小阁子里消磨了无数光阴,说来似乎有点荒诞,就像一则心灵鸡汤的段子,“人想要的很多,需要的很少”,天子也不例外。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9)


《中秋帖》一共才3行,短短22个字,写的是“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可是这些文句却根本没有办法读通。历来的研究者早就已经发现,《中秋帖》其实是王献之的另一件法帖《十二月帖》的缩略本。《十二月帖》又称《十二月割帖》或《十二月割至帖》,之所以有这么奇怪的名字,是因为自古以来法帖定名的习惯,就是将帖文前段比较特殊的几个字摘出来作为帖名,这个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十二月帖》原作没有传世,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宋代所刻《宝晋斋法帖》中的拓本。宝晋斋是北宋大书家米芾的斋名,《十二月帖》曾经就是米芾的家藏。在《宝晋斋法帖》第一卷《十二月帖》的后面,有一小段题跋说:“右襄阳米芾家藏法书,经梁唐御府、历代赏鉴之家传。”这三行字从笔迹看,应该是米芾的亲笔。帖前还有唐代褚遂良题写的签条,前后上下各有一枚“褚氏”印押在原手卷接缝的位置,这些都说明这个法帖更早曾经是褚遂良的藏品。左下角的“褚氏”印上,还重叠书写着“君倩”两个字,这是古代鉴书人的签名,通常这些人都是南朝隋唐的御府鉴书家,负责鉴定内府书画的真伪。但“君倩”具体是谁,无从考证,米芾在《书史》中说“君倩二字疑是梁秀”,“梁秀”又是何人,也无从得知。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10)

《中秋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法帖(图11)


我们不厌其烦地说这么多,是想说明,我们今天看到的《十二月帖》刻本所依据的母本,是曾经褚遂良和米芾等唐宋大师鉴定收藏的,在他们手中时,信息没有什么遗失。但即便如此,我们来读《十二月帖》,发现其文句仍然是佶屈聱牙、扞格难通。毫无疑问的,这说明,至少此帖到褚遂良手中时,已经是一个被剔除残字的摹本,而非王献之真迹原作了。南朝隋唐的法帖摹本,又称“响搨本”,是古代一种精致的复制技术,古人将传世的名家法帖用半透明的纸双钩填墨,拷贝复制,主要用作欣赏和习字的范本,因此遇到原作已经模糊漫漶不清晰的字,就会剔除,以免浪费纸张和精力。早期的法帖摹本,常有这种不同程度的残缺,比如收藏在日本的王羲之《二谢帖》,也是这样残乱不成文的残帖。这就使得原来可以通读的法帖手札,语句变得破碎不堪,读来不知所云。正如董其昌在《中秋帖》后面的题跋中说:“米老尝云,人得大令书,割剪一二字售诸好事者,以此古帖每不可读,后人强为牵合,深可笑也。”

《中秋帖》既然是《十二月帖》的不完全临本,那么我们比较一下就会看到,《十二月帖》“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中间又缺漏“未复”、“恸理”四字,这些都在《中秋帖》中缺失,另外《十二月帖》有一个“反”字,因草书形近“为”,在《中秋帖》中就直接被写成了“为”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离奇的情况呢?答案可能有两种。第一,是临摹者有造假的主观故意,去掉的“割”“恸”等字,都是一些痛苦悲伤的字眼,比如王羲之《先墓帖》说:“旧京先墓毁动,奉讳号恸,五内若割,痛当奈何!”又王羲之《频有哀祸帖》说“悲催切割”,王献之《授衣帖》说 “哀慕兼恸”,所以这几个字的出现,说明《十二月帖》的原本所叙述的,必然是一件与丧乱苦痛有关的事,删除掉这些字眼,就不会产生令人不愉快的联想。据薛龙春等学者研究,明代王铎临《淳化阁帖》,就会把原帖中有关死、凶、恶、病等不吉利的字眼都剔除掉,《中秋帖》是否也出于这样的忌讳,值得深思。第二,书写者可能是根据记忆即兴背临的《十二月帖》,所以有缺漏实属正常。如此说来,追述《中秋帖》的前身,非但没有什么花好月圆的喜庆气氛,甚至背后隐藏着一个悲痛哀伤的故事,即便起手的“中秋”两个字,很可能也只是偶然凑在一起的。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有点焚琴煮鹤的味道,笔者自己也感到大煞风景,但历史的真实确实如此。

《中秋帖》是《十二月帖》的节临本,那么始作俑者会是谁呢?大多数学者认为,作案嫌疑人恰恰就是米芾,因为米芾《书史》中多次提到他有意无意地临摹、造假古代法帖的事情,并且从《中秋帖》的纸张、书写的用笔特性来看,都符合北宋时代的特征。或者就可以基本肯定,《中秋帖》中有很明显的米芾笔法的流露,比如此帖线条丰润,书写酣畅,一气呵成,笔锋翻转,矫健有力,除了米芾,历史上几乎找不出第二个人能达到这样精湛的功力。所以说“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中秋帖》至今依然被视为一件古代法书瑰宝,也不为过。

根据这些蛛丝马迹,我们来推演一下《中秋帖》的前世今生,大致的情形是这样的:先有王献之的《十二月帖》真迹,传至梁唐内府,用响搨制作了摹本,期间被剔除了一些残字,文句出现割裂,但鉴书人“君倩”的题名也被保留了下来;后来这个摹本被初唐褚遂良收藏,加了题签和骑缝印;至北宋,则收入米芾的宝晋斋中,后来又刻入《宝晋斋法帖》,完整保存了唐宋时期摹本的真实信息;米芾研习二王法书,根据家藏的《十二月帖》,背临或者故意造假写了一件作品,这就是我们所见的《中秋帖》,此时文句经过第二次割裂,已经完全不知所云。米芾去世后,《中秋帖》流入北宋宣和内府、南宋绍兴内府,又经过贾似道、项元汴等人收藏,清乾隆时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同在三希堂中。清朝灭亡后,末代皇帝溥仪将它携带出宫,建国前被典当质押在香港的一家外国银行,同时质押的还有王珣的《伯远帖》。1951年典当期将满,国宝有流失海外的风险,周恩来总理获悉这个消息,亲自指示有关部门以重金将两件国宝收购回国,现在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虽然《中秋帖》未必是中秋节的产物,但这件珍贵的文物经千年的流传,如今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独特的生命力。陶渊明说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我们也不妨学学陶渊明,当此佳节之际赏玩《中秋帖》,怡然自得,又何尝不是一件赏心乐事?



——来源|忘荃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