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一样东西代表良渚文明,那一定非琮莫属
良渚的琮浓缩了良渚文明的精华,折射着当时的信仰与礼法
它是良渚先民的天才原创,也是人类制玉史上的工艺杰作
重见天日的良渚琮虽已普遍白化,但在当时大多通透莹润
温润细腻的矿料经受了亿万年的蜕变,凝结着天地之灵气
精神驱动的超级琢玉技术,将良渚制玉业推上历史高峰
规范有致却又多变的造型和纹饰,展现出极高的审美品位
棱角分明的刚毅外形和通体匀致的玻璃光泽,凸显其圣洁和高贵
它所蕴含的深邃人文内涵,我们至今未能完全参透和破解
方中带圆并且贯通的立体几何,暗藏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琢刻于四维凸块上的神人兽面轮廓,是其个性张扬的独有范式
琮体竖槽上的完整神徽,复合了威猛神兽与人格化祖神的形貌
因为有神灵的依附和加持,玉琮成了敬神祭祖的工具
拥有者被赋予人神沟通的权力,自然也享有超越凡尘的身份与地位
以琮为首,良渚人创制了一系列形态各异的玉质礼器
并演绎出一套相应的礼仪制度,以此规范社会成员的等级秩序
于是有了稳定的社会管理体系,有了大型公共工程的强悍组织保障
因此琮是良渚神秘宗教的特殊载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奇妙工具
它是王权神授的含蓄表达,是良渚信仰体系的认同标识
良渚文明的兴盛,离不开魔力玉琮所释放的巨大能量
良渚玉琮的体量、造型及纹样并非完全一致
粗略归纳主要有三种形态,对应三种用途
其一为大穿孔而薄壁的玉琮,相对多见,甚至可同时拥有多个
此类琮玉质通透,做工精巧,纹饰细腻,是顶层权贵的随身佩戴物
通常穿戴于墓主手腕或下臂,也可视作一种高级的玉镯
1956年江苏苏州张陵山遗址4号墓出土镯式琮
南京博物院藏
浙江余杭良渚瑶山遗址9号墓出土镯式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其二为大体量、小穿孔的玉琮,类似帝王玉玺,极为罕见
反山十二号墓的琮王体量硕大,制作工整,纹饰空前绝后
四边的竖槽内,均衡琢刻着八个微雕级的完形神徽
它位于墓主头部,甚或枕在头下
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浙江余杭良渚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玉琮王
浙江省博物馆藏
浙江余杭良渚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玉琮王神徽
其三是高而多节的玉琮,状如方柱形,用料奢豪,气势不凡
凸块上的神面只有一双圈眼和一个横鼻,装饰简洁大气
以一周简约神面为节,单体琮五至十九节不等,以奇数居多
一个墓主可以有多件甚至数十件此类玉琮
它们排列在墓主身侧,或环绕墓主摆放
既具敛尸功能,也是特殊身份的一种排场
江苏常州武进区寺墩遗址出土六节玉琮
常州博物馆藏
三类玉琮先后出现,最初可能源于筒形玉镯
筒形玉镯添加四个等弧凸面,然后逐渐隆鼓起棱,最终成为方折的凸块
俯瞰由圆渐方,侧视由矮渐高,节数也越来越多
很长时间它们同时共存,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礼仪角色
超高辨识度的多节造型,也被复制到其它玉器上
玉琮的功能,由此得到进一步延伸和细化
良渚玉琮就像一个文化符号,在良渚文化强盛时期即已对外输出
一千公里外的广东,石峡、封开、岩山寨等多地都出土了良渚玉琮
伴出的还有一些良渚风格的其它器物,似乎并非文化传播那么简单
或许是良渚王国的一支王族来到了广东开拓,最终与当地先民融为一体
广东韶关曲江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石峡文化玉琮
广东省博物馆藏
良渚文化消亡后,良渚玉琮的影响更是波及大半个中国
在同一片地域,广富林文化出现了仅用直线装饰的玉琮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出土广富林文化玉琮
上海博物馆藏
良渚地域之外,山东五莲丹土、山西清凉寺均有良渚玉琮的简化版
陕西芦山峁出土的玉琮颇有良渚遗风,碎成两半还用锔孔拼合起来
陕西石峁出土的玉琮残片,几乎可以肯定来自良渚高节琮
陶寺和齐家文化的光素玉琮,应该也借鉴了良渚玉琮的基本构形
龙山时代之后,殷墟妇好墓发现了凸块呈扉棱状的玉琮
四川三星堆和金沙的商代遗址中,也出土了良渚式玉琮
尤其是金沙出土的十节高琮,从玉料到工艺,极可能来自良渚本土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十节玉琮
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周礼》六器中,玉琮被设定为礼地的器具,明确标称为礼器
北宋时期在复古风推动下,又出现了瓷质、铜质乃至石质的琮式瓶
此时的琮形器,已成为上流社会寄情遣性的陈设和赏玩之物
四川彭州工业大道宋代窖藏出土琮式铜瓶
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四川遂宁南宋金鱼村窖藏出土龙泉窑青瓷琮式瓶
遂宁市博物馆藏
清宫旧藏中也有不少良渚玉琮
有些还刻有乾隆御诗
乾隆爷对其钟爱有加,一定是被良渚玉琮的艺术性和神秘性所震慑
乾隆御制诗玉琮
故宫博物院藏
一路走来,良渚玉琮参与了良渚文明的塑造
并成为其超级LOGO
同时也渗透和影响了周边广袤地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因
延续至今,它已然是良渚文明复活的种子
良渚遗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琮是实现其当代价值的最好端口
展览名称
越颂——中华文物中的浙江传奇
展览时间
2022年9月20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
武林馆区地下一层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