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求友声——当代书画印兼修同人学术展(第一期)”于10月13日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中国印学博物馆举办,展出20位作者围绕西泠雅集、以宋韵为题材创作的80件印屏、原印、书法、国画作品。展览由西泠印社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承办、西湖画会协办。
这次展览由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为展览题写展标。参展作者包括唐存才、朱培尔、张索、唐吟方、王丹等二十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不同省份,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不同单位,作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下。
展览秉承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突出百年社庆后提出“诗书画印综合(兼能)”“重振金石学”“大印学”的理念,努力通过展览陆续展现当代中青年书画印兼修同人的作品风貌,以推动西泠印社社内外的交流,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寄语
士不必“三绝”而需“四全”
《“求友声”当代书画印兼修同人学术展》(第一期)是一个策划阶段即极有特色的展览。这个活动的筹备,是由十几位社员和几位社外贤达偶然联络共同倡起,而且最初因为疫情反复又几次搁置,又是以“同仁展”自由组合联络互通声气而没有来自行政的干预,社团与社委会在一开始都没有太多过问。但社员自发的热情高涨,又是强调“书画印”三项并举,基本符合我们确立的“诗书画印综合(兼能)”倡导目标。长期以来,资深社员举办有规模的严肃的个人展览,印社都会挂名指导或主办;这次牵涉到12位社员8位艺友,都是有相当成就与影响者,且年龄限于60岁以下,正是西泠诸群体最中坚最活跃最有创造力又最成熟的那一代,我们当然没有理由不支持,而且应该为之鼓与呼。不仅仅为“求友声”这个具体展览,更为"诗书画印综合(兼能)"这一新时代印社的发展目标,还为愿意为西泠印社健康发展添砖加瓦而不吝付出的20位作者。
筹备者标明本次展览是“求友声”第一期,那就表明,凡社内外有志于书画印兼修的志同道合者,还可以自愿组合第二期、第三期的“同人展”,积少成多,蔚为风气,绵延不绝,成为西泠百年之后新发展的主脉胳。这正切合我们倡导“诗书画印综合(兼能)”宗旨的本意。
士不必“三绝”而须“四全”。这是1979年我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时的考试题。后来才知道,这句话是潘天寿老院长说的;又是业师陆维钊、诸乐三、沙孟海先生尽毕生之功亲身实践的。谨以此名句,赠与敢于实践的本次第一轮《“求友声”当代书画印兼修同人展》的20位社内外同道们。
部分参展者感言
朱培尔:表现时代 展现性情
《中国书法》主编兼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
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近几年一直十分注重社员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此次展览以诗书画印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印社60岁以下社员的创作面貌。
把本职工作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并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直是我长期的愿望,自己创作中的疑惑与思考,可以通过专业的编辑工作得到解答和提升。我在创作方面一直坚持书、画、印三者的结合,力求做到绘画中有意境、有心境的体现,篆刻中要彰显书法韵味,书法中具备绘画的丰富层次等等。
作为西泠印社理事,为年轻的一代的社员做好表率,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提升自己,争取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表现时代、展现性情。
张索:接续文脉 传承风范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
传统文化常常把诗书画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书画同源,是我们对传统文化审美的一个综合体现。西泠印社的前辈,无论是吴昌硕、潘天寿,还是沙孟海、吴茀之等,他们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非常综合的艺术修养,把金石书画在作品中相互打通,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他们是时代的标杆,更是我们今天西泠后学的学习榜样。
这次西泠印社举办“求友声”书画金石主题展览,就是旨在希望中青年社员能够接续文脉、传承前辈风范。本人从小受前辈教诲,爱好金石书画,但总觉未得门径,这次受组委会之邀,创作了书法作品《宋赵师秀诗三首》、篆刻作品《宋人佳句印痕》、绘画作品《竹石图》参展,旨在同社友和同仁交流,同时也想参与到倡导金石书画共创的文化氛围中。
唐吟方:重返东方诗心意象
西泠印社社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海宁市政府文化顾问
对我而言,此次展览是一次自我审视,在精神上回归传统,重新出发。此次展览在设置上非常有意思,要求作者提供书、画、印、印屏各一件,作为百年老社主导的展览,其精神内蕴显而易见,是倡导艺术向中国人文传统回归,尤其在技术化倾向日趋严重的今天,我想有特殊的意义,这也与西泠印社的创社宗旨相符合。
期待这次集合当下一批小众艺术家的展览,本着守持与推进,探索回归中国艺术文脉连同对当代生活感触的表达,既是省察与反思,又是时代语境下书诗画印结合的新尝试,为艺术重返东方诗心意象作出有指向性的贡献。
王丹:写于书 作于画 制于印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理事,
全国政协委员
感于物而言于诗,言于诗而写于书、作于画、制于印。我从事陶印创作30余年,基于对陶印刀法的思考和感悟,曾自作诗一首:“一刀出阴阳,一转见圆方,一拨通古意,一印韵柔刚。”
此次“求友声”展览,是当代中青年书画印兼修同人作品风貌的一次集中呈现。其中我的展出作品以陶瓷印为主,从介质和材料上是一种创新和探索。
书法、篆刻和绘画是我国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三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作为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金心明:学海无涯但求友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研究会副主席
“求友声”是我们从事艺术实践的同人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切磋、惺惺相惜的一种心境。学海无涯、艺途茫茫。我们醉心于此,游心于道,或偶有所得,辄沾沾自喜,欲与同人分享,以展览、以笔戏、以唱和、以交游、以结集、以广布之,以求友声。
写字、画画、刻印虽为小技,但乾坤大象尽在其中,吾侪以此为入世法,以求文艺之明理、人性之旷达,从自然中得法理,从心源中发本性。西泠是一个地标,更是一个文艺高地,我们景仰先贤,以各自之所擅,不揣谫陋,借西泠之地,做一件与湖山有关的事,心生欢喜。
尹海龙:融通深造 勇猛精进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一级美术师
西泠印社“求友声”书画印兼修展的举办,我想既是彰显印社发展宗旨,同时也是秉承了前贤宏愿,近代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集大成者为我们后学树立了高标。当代艺术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偏食带来的幣端也愈发凸显,艺术家的综合修养在当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潘天寿先生曾说画家不必诗、书、画三绝,但需四全,将篆刻艺术的修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标识。
我将诗、书、画、印譬为车之四轮,我辈尚需融通深造,方能勇猛精进。
王东声:“须知书画本来同”
中国国家画院创作员,京华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书画印,乃至诗书画印的集合,是文人画体系的集大成。荆浩《笔法记》讲到“水晕墨章,兴吾唐代。”苏轼讲“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赵孟頫题画:“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再,王冕开启以花乳石刊印的历史,明清文人篆刻流行,印章与画更为密切。及至近现代,出现了数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创作大家。
时过境迁,随着文化语境的衍变,当代画者稀见诗作,然不乏内蕴诗心与文心者。然于书,于画,于印,或独擅,或兼修者,不乏其人。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智能化的今日世界,我们在创作中该如何理解与践行这句话?
乔中石:埋头楮墨 孜孜不倦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印学博物馆副馆长
西泠印社的宗旨里就包含了金石篆刻、书画诸领域。“研究”两字高标,区区如我实难以企及。一艺之难,便得孜孜不倦,使出浑身解数。
潘天寿先生说不必“三绝”,但须“四全”。兼修而能齐头并进,互相涵养虽然是我心中的“梦想”,但谈何容易。这些年埋头楮墨,东涂西抹,一无所成,友人组织此展嘱稿,既是嘤鸣求友声,便不妨厚颜忝列,以能得到诸师友的批评指教为幸。
姚伟荣:求其友声 美美与共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泠印社的大气开放,有了这一次的“求友声”活动,陈振濂老师欣然为展览题写了展标,并在百忙之中为展览作序。作为此次中青年书画印兼修同人的第一期作品展的参展作者,我深感荣幸,据宋韵题材专门创作了《也无风雨也无晴》青绿山水和《苏东坡诗词印留》,唯觉水平不够,要加强研究与实践,更要向前辈讨教,向同仁学习。
筹备过程参与其中亦深感快乐,这次求友声活动西泠印社领导十分重视与支持,有关部门和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湖画会做了很多工作,围绕印社的宗旨与理念展开的活动,活跃了艺术氛围。印社内外互动,增进了艺术同人的友谊。约稿、装裱、展览、雅集、编书、报道等得到了很多友好的支持与无偿奉献。艺无止境,唯孜孜以求。“求其友声”,因缘际会,美美与共。
宋开智:追先贤 求友声
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讲师、博士
在传统书画印体系中书法是核心,书法认知的高下直接影响画和印的审美走向,书法是关联三者内在意蕴的主要成分,与画,书法原素的不断渗入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维度;与印,“印从书出”开启印章发展的新样式。当三者同时存在于个体当中发生创作活动时则会产生“链式反应”,换而言之,书画印的技理相互观照会随自身创作观念的更替衍生新感受,成为自觉。
当然书画印素养兼有需要谓心眼口、切己体察 ,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以书画印为道场幻化三者为巧为妙、登峰造极。我在创作中顾及传统秩序的同时模糊造型与视觉边界,书画印相互提示,不计工拙,稍求真意。
追先贤,求友声,忝列当代书画印兼修同仁学术展,以己力践行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宗旨,但求其友声。
供稿:西泠印社社委会社团事务处
编辑:陈榕、许齐、徐悦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