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美
今年 4 月,张大千创作于1947年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以3.7亿港元拍卖成交,刷新了张大千有史以来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张大千,拍卖季的热搜预定者、艺术拍卖场上的顶级流量,也是现代画家中成交亿元作品最多的传奇国画大师。不管你看不看得懂国画,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
▲ 张大千 赠李祖莱自画像 1968年
他的趣闻轶事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当土匪、制“假”画、做和尚,一生风流韵事说不完。一生争议颇多,评价毁誉参半。
但唯有在他的画里,我们能见到一个画如其人,人如其名的张大千。
四十岁前“师古”,四十岁后“师自然”,六十岁后“师心”。他用满腹才气,将经历过的大千世界,都画成了大千壮丽的作品。
▲ 张大千 水月观音 1956年
徐悲鸿毫不吝啬地称他为“五百年来一大千”;民国时期北平画坛领袖人物溥心畬更直言“宇宙难容一大千”。
西方艺坛赞他是“东方之笔”。1956年张大千在法国会晤毕加索,西方报纸还将这次会晤誉为“艺术界的高峰会议”。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传奇的画家,以至于他离开以后,无数人感慨:“大千世界依旧,画坛传奇再无”,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追随先生高古的画风。
※ 1
张大千的三个“大千世界”让艺术莲花开遍中西艺林
第一个大千世界:
他是制“假”高手,自称石涛再世
40岁前锐意仿古的张大千,初入画坛,以一手“假石涛”名震艺林。
有一回,陈半丁得了一本“比石涛还要石涛”的画册,兴高采烈地邀黄君壁、马晋、王雪涛等名家来欣赏,当客厅里一片赞叹声,不请自来的“石涛迷”张大千看了一眼却大笑起来:不用看了,是我画的。
他还用一幅自己的仿品,“骗”了国画大师黄宾虹一幅石涛真迹;甚至连徐悲鸿、张学良也被他“骗”过。
赠赵半跛《山水图册》中,一位仗竹高士行走于高山巨石之中,尽得石涛笔意;
▲ 张大千赠赵半跛山水图册花卉之二 1933年
这一时期,张大千的山水、花卉、人物等大多有明清画家影子,笔墨秀润,清新雅丽,风格脱俗。
赠王秋湄《巫峡清秋图》中,设色淡雅,清意醉人心。危岩峭壁处云山飘渺,远山间的枫林却描写得繁密细腻。
▲ 张大千赠王秋湄巫峡清秋图 1934年
张大千画荷,更有“从八大处得气,自石涛处取韵,摄宋人之境趣”的功力。这幅送给友人陈光甫的《荷花图》,以轻绿渍染、泼染的荷叶,敷色轻盈;画眼处,荷花瓣尖及须蕊则以鲜丽洋红勾写,浓淡相宜。
▲ 张大千赠陈光甫荷花图 年代不详
第二个大千世界:
遍访名山大川,面壁敦煌三年
张大千不仅取石涛之法,也效仿苦瓜和尚一生云游四方,遍访名山大川。唯有“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画尽胸中的丘壑。
1941年到1943年,张大千远赴敦煌临摹壁画,三年时间,他画了276幅大小壁画,用去颜料千斤,亦使他散尽千金。
但这一空前举动,却让沉睡的敦煌壁画再现生命力。沉浸在敦煌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奢华、丰富和感性之中,也成就了大千艺术的巅峰。
从那以后,敦煌的庄严和雍容便伴随他一生。
他对人物画之色彩、线条、造型等从明清小写意重返唐五代之高古精密。仕女的造型,也由明清之纤弱,转变为丰腴健美。
▲ 张大千 集锦图册之九 年代不详
第三个大千世界:
中西兼容,独创泼墨泼彩之画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张大千开始了漂泊海外的后半生。长期旅居、游历欧美的生活。他从西方现代绘画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中得到灵感。
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基础之上,张大千开创出以泼墨、泼彩技法为特征的崭新画风。既有中国的写意,又有西方的光色。
随着视力下降,张大千原本笔触清晰的山、树、河,也渐渐被柔和的颜色漩涡和深墨斑所取代,仿佛一团薄雾笼罩着远景。
▲张大千 秋居图 年代不详
这种极具西方审美趣味的现代与抽象背后,却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诗韵、神韵水乳交融于其中。自此,中国画史上的一位登峰造极的一代画匠由此诞生。
张大千画作的艺术价值一次次被刷新,对于艺术爱好者、国画迷来说,虽不能拥有拍卖场上的亿元画作,但我们却能通过收藏张大千的作品,拥有一双懂得欣赏亿元画作的眼睛。
今天,开通/续费三联中读·知识年卡,就能免费收获这套《张大千册页精选》。
共收录100幅海内外馆藏的张大千经典名作,涵盖了张大千艺术生涯三个时期绘画风格之作品。
山水、花鸟、花草、蔬果、仕女……风格多样,张张艺术价值连城,堪称是“艺术价值超亿元的馆藏级画册”。
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些或清新、或古雅、或瑰丽的画作陈列在家里任意角落,把家里打造成“家庭美术馆”,让你在家的每一秒都是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 2
从张大千的绘画中看到“画家”身份之外的张大千
他让你看见美,也予你发现美的眼光
虽无一字解说张大千的画作,我却第一次充满了对日月、对虫鱼、对流水,对起舞的 花草、对四季易色的青山、对被风吻遍的奇石由衷深沉、一往情深的爱。
他画莲,便在莲开时节四处赏荷、写生;在住处开辟池塘种些芙蕖,即便是在空间狭窄的摩耶精舍,也要用几只大缸蓄养荷花。
画山水,便历遍祖国大地,然后云游海外,万里寻胜印度、南洋、欧洲、美国诸地。
▲张大千赠孟小冬秋山红叶图 1965年
若不是爱得深沉,若不是看过千千万万遍,他的画作里不会有花草、走兽的千姿百态,也不会有如此斑斓的大千世界。
赏张大千的画,习得的是一种在生活里发现美的眼光——
在细处,于风晴雨露中看荷的大、小、残、雅,静、动、离、合;
登高处,于名山大川间感四时的迁移,通天地之奥蕴。
如果你丧失了对美的感受力,我想你应该看看张大千的画作。
▲ 张大千赠张群山水花卉图册之二三 1933年
是天才,也是“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
很多人都知道书画鉴赏家、史论家傅申评价张大千的那句话:“他是身上拔一根毫毛,要变石涛就变石涛,要变八大就变八大。”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两句话前还应该有画家叶浅予的评价:“张大千是所有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把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十遍。”
张大千一生凡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靠的是远比“天才”二字更多的努力。
▲张大千集锦图册之四
张大千临古却不泥古,对临摹古画他也有自己的心得:“融合古人所长,参入自己所得,写出心目中意境,那才算达到成功境界。”
正如万君超先生在序中所说:“除了个人天赋异禀之外,如果没有两年七个月的敦煌之行和海外二十多年的创新求变,那他或许也就是一位二流职业画家而已。”
成为“张大千”的捷径,原来早已藏在他的画作里。
一生世情练达,无愧“画坛豪客”
芭蕉树下,妙人儿像被春风摇荡的细柳,轻灵的背影,跳的可是昆曲《思凡》。
据说在1938年,有一天民国才女张充和与舞蹈家戴爱莲同去拜访张大千,在张大千家里,张充和表演了《思凡》。张大千当场挥毫,画下张充和表演时的姿态。
▲ 张大千赠张充和仕女图 年代不详
张大千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及七十年代所订书画润例中,均有册页一项:在上海时每方尺三至四银元;1970年在巴西时每方尺八百美金,可谓“天价”。但在同侪画家中,张大千应是无偿赠送友朋书画最多之人。
本书中有上款之作,如钱化佛、孟小冬、李祖莱、郭有守、李顺华、陈雪梅、张充和、翁万戈等,大多为人情“雅债”,可见张大千有着极高的情商,四海之内皆兄弟,三教九流均知己,是位交友广博的画坛“豪客”。
在张大千的画里,有他为人处事的人情练达,亦有他仗义豪爽兼细腻多情的真情流露,更有无数的韵事待我们去品味。
▲ 1961年赠郭有守《狂涂册》,是张大千在巴黎画赠郭氏三本册页之一,虽是墨戏小品,但大千对题中有行、隶、篆三种书体,颇为稀见。
※ 3
欣赏张大千的名作为什么我推荐你用画册?
张大千画展难得,因为展出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我们很难随时随地欣赏。
拥有一套画册,相当于一场张大千展览为你24小时私人开放,永久可逛。
相比在展览中穿梭于人群的吵杂之中,纸质画册也能让人安静地沉浸式看画。看第一遍看不懂,过一段时间再看时又会有新的感受。
集合了张大千三大绘画时期作品的这套《张大千册页精选》,也想让我们完整、有序地看见大师画作风格的成长和流变,像读一本小说的开端,高潮和结尾一般起伏跌宕,让人记忆犹新。
网络上零碎的、画质被严重压缩的的画作,还会受不同设备显示器的影响,我们总是难以看出画作本身的神韵。
这套《张大千册页精选》,采用特种纸高精度印刷,100%色彩还原。
细腻的质感,就连仕女的发丝都纤毫毕现,对国画入门者来说,绝对是临摹的不二之选。
※ 4
雅可傍室,意得清欢,用它打造身价“过亿”的家
8开函装散页、单面印刷,可单独取出欣赏。
裱起来陈列在玄关、客厅和卧室。你的家便能秒变“家庭美术馆”!
你还能变身策展人,定期上新主题,让生活多一分格调和情趣,在家沉浸式赏画,悄悄提升审美。
《张大千册页精选》
8开单页,便于临摹
原价300,优惠价220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