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家丽
奈良美智是那种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艺术家——简单、谦卑、内省、感性、内心丰满自足,待人接物始终保持非常质朴的真诚。
即便作品价格频频突破亿元,受到全球无数观众的追捧,奈良美智依旧保持内观的姿态,依旧珍视与每一个人一对一,面对面交谈的机会,珍视每一份真诚与感触。他说自己从未将画画这件事当作谋生手段,也从未将它看作自己的职业。
“没错,走上这条持续创作的道路,于我而言并非职业选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的人生,一直伴随着对自由的渴求与讴歌”。这种放在很多人身上都显得矫情的话语,从奈良的口中说出来却有一种笃定的令人信服的神奇魔力。
只要成为奈良的朋友,仿佛便意味着,你永远可以信任他。
“奈良美智”大型个展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大量鲜少露面的纸本作品展出/摄影:JJYPHOTO
3⽉5⽇⾄9⽉4⽇,“奈良美智”大型个展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呈现70 多件重要绘画、 雕塑、陶瓷、装置, 以及 700多幅纸上作品,包含⼤量未曾展出的⼿稿,全⾯回顾艺术家跨越 37 年的多产艺术⽣涯,是奈良美智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也是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规模回顾巡展。
“奈良美智”大型个展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摄影:JJYPHOTO
作为西岸⽂化艺术季·春夏重磅展览项⽬,此次展览由余德耀美术馆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 策划, 并与奈良美智和策展⼈吉⽵美⾹紧密合作。
——钥匙儿童
1959年,奈良美智出生于日本青森县弘前市,是二战的战后世代。由于家庭并不富裕,因此奈良的父母都需要外出工作维持家计,而两个哥哥又与他有些年龄差距,这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代“钥匙儿童”。
1959年12月5日,奈良美智在日本青森县弘前市出生,图为出生不久的奈良美智与母亲。
双薪家庭和身为幼子的原生背景,让奈良美智在父母的放任下,获得自在探索的童年生活。由于邻居中几乎没有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伴,而所谓的邻家实际相隔甚远,幼年的奈良又无法独自出去玩耍,因此大多数时间,他都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看绘本、和猫玩耍、饲养乌龟等。奈良也会常常去看邻居家养的羊,自那时候起,他便喜欢与自己,与动物对话。
稍稍长大一些的奈良也喜欢出去玩,六七岁乘坐电车进行一次小冒险是他经常和自己做的一个小游戏。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明明很短,他却要特地绕个远路,沿着小河逆向而上,一直走到快要走不回家的地方才折回来往家走。
3岁的奈良美智在家乡
青森一到秋冬天总是非常萧瑟,光秃秃的树干下是满地的黄叶,下雪之后,更是一片漫无边际的白。这种明明空无一物却充盈丰满的境界,在日后周游世界的旅途中不断被内化成奈良心中的风景,让他对那白色覆盖的世界心生爱怜。“看似什么都没有,却似乎有些看不见的东西存在。那是某种想象之外的温暖之物,风景也因此全然去除了寂寥之感”。
奈良美智家乡的冬季
20世纪70年代,深夜广播为日本年轻人带来海外声音,电视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直播人类首登月球。胶着的越南战争被年青一代质疑,逐渐发展成庞大的大型反战浪潮。就是这样充满着混乱与嘶吼的文化背景,构成着奈良10至20岁的青春期。
23岁的奈良美智,摇滚是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摇滚就这样走入了奈良的生活。由摇滚延展开来,奈良的兴趣逐渐蔓延至根源音乐、英国民谣等等。高中的时候,一个名为“必杀佞武多(神轿形花灯车)”的团体将车库改成了咖啡馆,希望奈良来帮忙。于是在高中二年级的秋天,奈良把学习放在一边,在摇滚咖啡馆上倾注了全力。他每天都会去咖啡馆里,听热爱音乐的大学生谈论文学、舞台剧和电影,而他也时常讲些不为人知的音乐故事。
对十几岁的奈良来说,最愉快的事情是丰富自己的感知,而不是在人前表达,因为能够感受到观察和思考带来的满足感。 “在表达之前先锻炼自己的感受能力。那时的我尚未就表达做过任何事,却由衷地喜欢去图书馆阅读宫泽贤治的书籍”。
Bob Marley的生日,奈良美智仍旧会在社交媒体上回顾歌词,献出祝福。
成名后的奈良美智也会根据唱片创作
奈良美智《黑胶唱片》,2012瓦楞纸板上彩铅31 × 31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摇滚、文学、画画的随意轻松而感性内省的氛围,不断地丰富着奈良的感性并让他感到享受,在心中留下烙印的文学佳作也成为其日后身为艺术家的血肉。而在青森度过的、到高中毕业为止的敏感时期,那些记忆与风景也成了他内心深处不可动摇的基底,成为存在于内心深处无法逃离的无意识,并在日后的作品中现出端倪。
“构建自我独特性的东西,终究还是存在于那份感性中。能通过学习获得的东西,只要努力了谁都能获得。然而,十几岁之前的生活,只有碰巧成长于那片土地才能获得”。
——跳入美术
尽管奈良在绘画上确实有一些天赋(经常被老师夸奖,还拿过各种奖项),但大学之前的奈良从未想要进入美术领域,毋宁说取得今天的成就了。
熊谷守一,生于1880年,卒于1977年,是日本西洋画代表人物。
奈良对于美术的正式接触也是在摇滚咖啡馆里。一天,常客们以奈良很擅长绘画为由送给他一本画集——《万铁五郎 熊谷守一》,这是网罗日本画家作品的美术全集中的一册。当时他的书架上还没有这一类书籍。“与诗集、小说不同,这类将文字无法展现之物以图画形式呈现的书籍对我来说很新鲜。如何阅读没有文字的内容?对于一直听音乐的我来说,只要将耳朵切换成眼睛就可以了。我从万铁五郎、熊谷守一的画作中获得了曾经听音乐时才有的情感享受,这一发现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在此后的日子里,奈良不断地被提醒着自我绘画的天赋——“你这么擅长绘画,不如考美大吧?”“奈良很擅长画画啊”。于是在被问到是否要买一张艺术/美术大学入学考试课程的票时,奈良假装思索之后,便答应了下来。
在课上,奈良照例由于绘画的天赋得到了关注,补课老师得知奈良只想报考普通大学时,说了一句“不考美大吗?太可惜了吧!”于是,“比起一般大学,考美术大学更容易合格”,这一天真的想法被深深烙进了奈良的脑海里。
“这让我下定了报考美术大学的决心。但这并非基于想要成为艺术家的认真决意,而是出于一个可能会遭天谴的单纯妄想——这样好像能过上更轻松的大学生活”。
虽然得到了雕塑专业的入场券,但奈良并没有入学手续,原因连他自己都记不得了。而他的父母根本不知道他报考了哪所大学,还以为他打算复读一年继续报考普通大学。
武藏野美术大学的图书馆
武藏野美术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创作的艺术品的展示,图为该校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
1979年,在受到雕塑专业岩野勇三的指点下,奈良进入武藏野美术大学技术专修科学习。在即将进入二年级的春假,20岁的奈良前往欧洲旅行。在这里,他与青年旅社的外国年轻人交谈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每当提到大家都知道的名字,就像共享了一幅超越语言的图像,奈良说自己对这样的语言充满感激。“生活于同一时代的真实感不存在于美术这一专业的学问中,而是存在于将它包容于其中的我们身边的亚文化里。每当聊起摇滚、民谣,或是文学、电影,我都会重新正视自己这一代的价值观。我不是在美术这一知识修养领域,而是在实际存在于生活中的亚文化里找到了共同语言”。
早年的奈良美智在工作室
这趟旅行改变了奈良,使他明白,比起绘画技术的优劣,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所能共享的东西更为重要也更为有趣。但无法忽视的是,这趟旅行确确实实花光了当年的学费,因此他不得不从武藏野美术大学退学。“不过,父母并不知道我将学费当作旅费花光了。我告诉他们,我转学去公立学校是为了减轻他们的学费负担”。
1981年,奈良入学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由于毕业创作被大学买走了,奈良原本应该自动升入研究课程,但因为不记得提交书面申请的截止日,所以他没能顺利升学。因此大学毕业后,奈良一直在美术预备校当老师。但当意识到自己开始在学生面前大谈理想,觉得在欺骗充满求知欲的学生时,奈良便觉得自己必须再一次投入学习之中。
奈良美智在社交媒体上更新的随笔作品
于是,在1988年,他来到了西德杜塞尔多夫。在这里,他和大家一样从一年级开始学习。在二年级,学校举办的一次正式展会上,奈良收到了荷兰一家画廊的参展邀请,与此同时,德国科隆一家知名画廊也向奈良伸出了橄榄枝。也正是由于科隆这家画廊的推荐,奈良以艺术家身份留在了德国。“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成熟的画家了,在那里作画、生活令我感到快乐”。
这一比常人更久的学生时代,是让奈良成为艺术家的重要阶段。但是,正是自觉跳入美术这一未知世界、在其中努力换息前行并最终取得独立的学生时代,塑造了能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奈良。
1995年,奈良美智在德国科隆/摄影:KIKUYAMA
日后,奈良的这段记述,可能是这段时间最好的注脚——“我身在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因缘,只是各种各样的事象在时代中交错,推动我走上了这条道路。对我来说,创作作品不是为了发布。尽管从结果来看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但是,不停绘画这件事于我而言,是照亮自己身处何处的明灯。被照亮的我,绝不仅是画画的我”。
——纸本与创作
20世纪90年代,奈良开始在艺术界得到认可。在2000年的秋天,他离开科隆回到了日本。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竟然是,在科隆因为腐朽老化才改造为工作室的建筑要被拆除,觉得找新工作室太麻烦。
2001年,奈良在横滨市美术馆举办了个展,这是他在日本本土举办的首个个展。自此以后,身在日本的他也似乎被卷入了超出美术界的某股巨大洪流之中。即便如此,自留学时代保持下来的创作欲仍在延续,他在个展后的四五年间一直淡然地持续着创作。
余德耀美术馆“奈良美智”展览现场/摄影:JJYPHOTO
对于创作,奈良曾如此说到:交错于时代洪流的各种各样的事象推动我走上美术这条道路,而我前进的步伐却与年岁流逝一样缓缓向前。这种感觉,就像是从岩石山脉涌出的水,从满是岩石的急流变为河床渐宽缓缓流动的河流。流动的水将水源与河口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不是在道路上行走,我更像是在川里流动的水。这个世界上有无数这样流淌着的涓流,由它们汇集而成的大海,才是真正的艺术吧
奈良美智《云上的人》,1989布面丙烯100 × 100 cm私人收藏,日本,©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无害的小猫》,1994布面丙烯150 × 140 cm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YOSHITOMONARA
奈良美智《为绘本“寂寞的小狗”而画》,1999纸上丙烯、彩铅26 × 51.7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夜深人静》,2016布面丙烯100.5 × 91 cm私人收藏,日本,©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低烧》,2021布面丙烯、拼贴120 × 110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虽然如此谦称,但奈良确确实实出了名。那有时可爱倔强、有时寂寞孤单、有时更略带阴暗和侵略气息的小女孩,开始逐渐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拍卖场上也频传佳绩。
奈良美智《为“梦到梦”而画》,2001纸上丙烯、彩铅51.7 × 36.5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在白色房间里》,2003纸上丙烯、彩铅72 × 51.5 cm私人收藏,©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酸雨过后》,2006布面丙烯227 × 182 cm私人收藏,©YOSHITOMO NARA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在香港拍卖周上,奈良的作品以 6 小时的速度,两度打破拍卖记录。他的巨型装置艺术《绿屋》先是在保利香港以4012万港元破纪录成交,接着,又以大尺幅画作《背后藏刀》于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以 1.95亿港元成交,一日之内将拍卖纪录推高近5倍,一举超越先前的记录保持者草间弥生,成为日本当今最贵艺术家。
奈良美智《火》,2009木板上丙烯90 × 90 cm川崎祐一收藏,日本,©YOSHITOMONARA
奈良美智《渐入佳境(致唐尼·弗里茨)》,2010木板上丙烯220 × 350 × 10 cmAlexander Tedja收藏,©YOSHITOMONARA
奈良美智《小思想家茱莉》,2011布面丙烯194.3 × 130.3 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YOSHITOMO NARA
这些亮眼成绩和明星艺术家的光环,总让作品蒙上一层滤镜,仿佛画面中的小女孩同时肩负着亿元成交的使命。相较之下,奈良的纸本作品则鲜活生动得多。松弛的笔触,即刻的情感,丰满的想象力让作品富有生趣,这样可爱、放松而鲜活的状态,也许才更像他人眼中的奈良。
此次展览展出的纸本作品/图片由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现场拍摄
事实上,奈良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感受。“我拿起一支铅笔,这些手绘作品就能自然地诞生,并且完全忠实于彼时彼刻的感受。但这样一种‘顺产’在颜料绘画的时候就很难有。对我来说,绘画作品来之不易,它们只能被有心地‘创造’出来,无法依靠本能完成。这也是我之前会说绘画过程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担心和痛苦的原因。这些手绘仿佛是一场无痛分娩,它们本能地被创造,就像呼吸一样,不需要考虑成败。因此每当我绘画过程进展不顺的时候,是这些手绘鼓舞着我把自己的艺术家生涯坚持下来”。
此次展览展出的纸本作品/图片由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现场拍摄
奈良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天才型的画家,他说自己像是呼吸一般地绘画,就像是做备忘一般地绘画,就像是思考一般地绘画。整整三十七年就是这样。而后,第三十八年、 第三十九年,也将如此这般一直画下去……
从唏嘘到感叹,再到尖叫或哈欠,就像是乘坐时间机器一般,奈良在37年的作品中与各式各样的自己相会,并继续不断地表达着更多的自己。正如他所说的那句: “被冷冻保存的我的各种情绪们,好久不见啊!但是,我不会就此解冻!我只会继续给你们增添小伙伴。”
——陶艺与雕塑
2006 年,奈良和 graf 一起举办了展览“Yoshitomo Nara + graf A to Z”,感受到这种与他人共同创作的乐趣,同时感受到了自我的迷失 。于是在2007 年,与 graf 在金泽的最后一次展览结束后,他觉得自己到了必须独立思考的时候,却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 那时,奈良突然想起很久以前信乐“陶艺之森”的艺术家驻留项目的邀请,就想着去试试看吧。于是,2007年,抱着精神复健的态度,他开始创作陶艺作品。
奈良美智《思想家》,2018陶瓷31 ×直径19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黏土在面前放着,用手指戳下去就会有一个洞。 就这样,黏土的形状会一直发生变化,在触摸的过程中,孩童时代那种萌芽期的冲动被激发出来。随便乱捏,然后重新组合起来。 未经学习的婴儿拿着铅笔是无法绘画的,但是将黏土随便乱捏这一行为不需要任何思考就能做到 。这对当时的奈良而言是很有利的一点。
从一开始什么都不想地做东西,到渐渐地将思考融入行为中,是一个缓慢行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奈良能够感受到眼前作为物质的黏土与自己的双手开始对话,然后演变为跟自己对话 。在不断持续的过程中,他再一次能够作画了,再一次回到了一个人的状态 。 那时他才发觉,原来自己是如此地喜欢孤独。
在第二年再次参加信乐艺术家驻留项目的时候,奈良逐渐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于是他放弃陶钧,开始尝试一些大型雕塑作品,并在2010年的时候,发表了作品。
奈良美智《和平之首》,2020青铜着聚氨酯涂层126 × 137 × 119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佩斯画廊惠允摄影:Damian Griffiths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奈良家里所有的陶器都摔碎了。“那时切实感受到青铜的强大。它不会像铁一样生锈,作为雕塑的材料是非常可靠的”。于是,在偶然接到母校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的驻留邀请,并得知最多可以呆半年时,奈良决定去那里驻留半年。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和雕塑专业的学生在同一空间里创作雕塑。再次回到自己学习过的地方,让奈良有种重返校园的感觉。
陶艺和雕塑改变了奈良看待和创作绘画的方式。通过触摸,对物品的感受力会得到提升,这是无法通过绘画体验的事。在制作立体作品的时候,奈良经常会将双眼蒙住,用手来确认形状。他认为,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体会形状本身,能充分地感受那些细微的凹凸感。“用眼睛看和用手触摸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用眼睛看,很多时候会被欺骗 ”。
奈良美智《冷杉小姐》,2012青铜着黑铜色213 × 52 × 42.5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对奈良来说,陶艺的确有其好玩的地方,但最后入窑烧制时, 自己是无法控制的,完全依赖火的状态。偶然做出的很好的作品是自己的作品,不好的作品也是自己的作品,这一点他无法接受。希望自己从始至终完全掌控,这么想着就能回到绘画的世界了。
无论是陶艺,还是雕塑项目的驻留,奈良的出发点都非常简单——保持自我,保持始终学习的态度。“如果没有身处学习的环境中,我可能无法学习,这是我的弱点所在。以艺术家身份一边创作一边学习的人当然也有,但我还是会对环境有所要求。尽管自己无法营造它,但是可以前往那里。因此,我才会去德国,去信乐,去母校驻留。这是一种本能,为了不随波逐流,而选择让自己在各种环境间移动 ”。
奈良美智《午夜朝圣者》,2012青铜着黑铜色158 × 54 × 64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但奈良坦言在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后,自己应该不会再频繁地产生想重返学习环境的想法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变得强大一些了。东日本地震之后在大学里的那半年,令我铸就了一个强大的自我。如果没有地震的话,我也许会在其他方面变得强大,作品风格也会有所改变吧。也有可能会变得更波普一些。但是,正因为没有朝那个方向转变,我才重新找回了自我 ”。
奈良美智《有点坏心眼》,2012白铜150.5 ×125 × 125 cm艺术家收藏,©YOSHITOMO NARA
奈良美智《日惹迷你星屋》,2008综合材料约340 × 390 × 420 cm余德耀基金会收藏,©YOSHITOMO NARA
——贴近内心
奈良的家乡青森县弘前市,靠近日本帝国陆军第8师团曾经占领的地方,他就读的小学和初中都曾是军营。也许是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让奈良的作品始终充满着幽灵一般的死亡气息。事实上,在奈良的随笔和正式创作的作品中,也经常能看到这股气息。
奈良美智充满死亡意味的纸本作品/图片由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现场拍摄
奈良从小时候起就有了反对迫使人们做不想做或本可以不做的事的意识。比他大8 岁的哥哥一直在房间的墙壁上贴着写有“反体制”三个字的纸,有一天奈良问:“这是什么?”哥哥回答:“就是什么都要反对!”这些都深深印刻在奈良的脑海里。
这或许也是后来奈良能与摇滚等非主流文化契合的原因,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所谓听话懂事的乖小孩。
奈良美智充满死亡意味的纸本作品/图片由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现场拍摄
2009年奈良美智在纽约
2009 年,奈良因在纽约地铁站附近的广场涂鸦而被捕拘留。由于并没有犯下杀人、盗窃或者欺诈这些罪行,因此奈良当时很是云淡风轻。他会有这样的反应并不奇怪。自始至终,奈良都是一个遵循内心想法的有趣的家伙。
奈良的纸本作品/图片由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现场拍摄
在武藏野美术学校就读时,和其他学生明显不同的是,午休的时候,他在学生食堂打工,做洗碗的工作。中午的时间觉得有点浪费,奈良就想,在食堂打工不是很好吗?于是,两年时间里他一直穿着围裙和长筒靴工作。这可能会让大家疑惑“明明是这里的学生,为什么在这里洗碗”。“而我很享受这样的质疑”。
在此之前,奈良也在日本料理店洗过盘子。“其实不洗盘子也可以生活。在日本料理店洗盘子是我自己列出的不得不做的清单项目之一。尽管去机场将日本人接送到宾馆是最轻松的兼职,但我觉得那是绝对不能去做的。我做了很多洗盘子、布置交易会场等工作,还会教那些想要进艺术大学的日本孩子画画,不过那个工作并不收钱,而是让孩子的妈妈每次都做便当给我”。
展览海报
如今已经享誉全球的奈良仍旧会在社交媒体上频繁的更新自己的动态。比起广告和品牌代理,他更喜欢这种自我宣传的感觉。“我并不是向那些不知道我的人传达信息,而是告诉熟悉我的人‘这个要开始了哦,那个要开始了哦’,这让我觉得很开心。我不喜欢向对我一无所知的人宣传,也并不想叫来那么多人”。
在各种地方发表作品、出售作品后变成有钱人,等等,这些都不是奈良的目的, 他想要的仅仅是有时间画画的生活罢了。因此,一边打工一边还有时间画画,他已经非常感恩了。“我是 40 岁左右出道的,并不算早,但正因为年轻时有过一段不知名的时期才能够成长吧”。
“总而言之,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转自《雅昌艺术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