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又
法国立体派画家阿梅代·奥尚方曾说,“德朗的作品,使人激动也使人平静,这恰好与艺术的最永恒最正确的终极目标相吻合:使人在平静中迸发。”
被遗忘的野兽派先驱
2022年5月7日,杭州光达美术馆开放了“感性的完满——具象表现静物画展”,此次展览为期五个月,将持续至今年10月30日。在众多馆藏之中,展出了亨利·方丹·拉图尔、皮埃尔·博纳尔、安德烈·德朗、乔治·莫兰迪、阿维格多·阿利卡、雅克·哈曼、司徒立等艺术家的静物画代表作。
在一众艺术家中,安德烈·德朗的名字似乎并没有那么如雷贯耳,但其实这并不是他的作品第一次亮相光达美术馆,早在2017年5月23日至11月23日,“寻找遗失的秘密——德朗绘画研究”展览就曾于光达美术馆开放,不仅展出了德朗创作中后期的绘画和雕塑作品,也展出了曾受到德朗影响的巴尔蒂斯、阿尔贝托·贾科梅蒂、阿利卡等人的作品。
屡次选择展出德朗的作品并非偶然,光达美术馆的终身馆长司徒立先生对德朗的艺术一直颇有研究,他曾撰写《德朗和他的艺术世界》一书,并表示“德朗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可向各种文化形式开放的自主灵魂,而且是一批最具独特性的作品。”
曾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却在去世后的四十余年内被一再遗忘,德朗在艺术界短暂的销声匿迹或许可以从他本人的艺术主张中寻得一些端倪。
德朗的一生,曾引领过现代艺术的潮流,又在声名鹊起之后反向审视潮流、回归传统,在艺术运动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之初,德朗的一举一动都从侧面印证着他对于艺术探索以及个人主张的坚持。
尽管这份坚持迫使他被原本视他为伙伴的许多现代艺术的拥戴者所敌视,在法国近代美术史中,德朗的名字与故事随着他的逝去被淡忘多年。
当时代的潮流一变再变,如今回看德朗,阿尔贝托·贾科梅蒂曾感叹的那句“德朗是塞尚以后对我最有启示性、使我最感动、也是最勇敢的画家。”,仍掷地有声。
逆流而上,寻找真谛
二十世纪初期,一场场艺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19岁的德朗与亨利·马蒂斯相遇,二人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后,常常一起外出创作。马蒂斯对于色彩的敏锐感知以及思想为德朗带来很多灵感,这对好朋友一起创建了野兽派。
作为马蒂斯的野兽派合伙人,德朗在探索个人的艺术表现中渐渐不再认可马蒂斯对于形式与色彩的部分创作理念。相比马蒂斯的热烈与直接、粗犷与饱满,德朗在有所克制的画面语言中试图找到倾向于一种内与外的平衡和秩序,于是他转而加入毕加索的立体派研究,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频繁转换风格并不意味着德朗摇摆不定,恰恰相反,他心中一直坚持着要在绘画史中找寻答案,并志在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参与现代艺术的潮流与运动正是一次次以此为目标的尝试,然而立体派在发展中渐渐走向抽象等表现形式,与德朗的追求再一次背道而驰。
无法在诸多新兴流派中找到落点的德朗决定脱离派系回归到个人的探索,在现代艺术的旋涡中,他抽身而去,做出了不甘盲从、逆流而上的决定,也直面被现代艺术排斥在外的风险与结果。
随着在原始艺术、民间艺术、黑人艺术、庞贝绘画、哥特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等传统绘画当中不断深入学习,德朗找到了经由时间冲刷所留下的经典及其背后的规律,他感叹,“看伦勃朗的某些肖像画吧,那些最没有生命力的最沉闷的色彩,也能赋予无穷的能量。”
古典与传统艺术的能量给了德朗莫大的勇气,也成为他创作中丰厚的积淀,在他的画面中,所绘事物本身的精神性被提炼以及挖掘,朝向传统,德朗反而重获表达的热情与自由。
在远离现代艺术的纷扰中,他于各地游历创作,回归传统,回归自然,将个人至真至纯的感受倾注于画中,留下了许多人物、静物与风景作品。
1916年,德朗带着自己积累已久的作品回到巴黎,举办了首场个展,著名文艺评论家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留下评价:“德朗狂热地研究大师们的作品,他临摹他们的画,表明他十分想要了解他们。同时,他以无与伦比的勇敢,超越了当代艺术认为最大胆的一切举动,从而简练、清新地重获艺术原则,并从中发现其规律。”
尽管在展览之后,德朗仍被视为现代艺术中的“出走者”,但他并不甘愿就此停止在传统绘画中的研究与学习,反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当时现代主义中的形式表现以及内容表达愈发持有批判的观点。
在不为时代潮流所容的日子里,德朗乐此不疲地在古典中寻找艺术的真谛,在个人的艺术表达中实践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他表示,“我现在不再相信什么色彩组合了,只有精神才能使作品活起来。”
直至1954年,德朗于巴黎去世,法国艺术史以及各大展览中仍未对他有太多记载与展示。在后世许多人的记忆中,他艺术生涯的高光时刻似乎还停留在和马蒂斯一起创建野兽派的岁月,直至今日,他常被归为野兽派的一员。
但从客观且完整的艺术生涯来看,野兽派并不足以概括德朗的艺术探索,而只是他尝试的起点之一。
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德朗总在变革的激流中成为焦点,却从未贪恋任何一种既定风格所带来的身外之誉,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流于形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回归精神,才能为创作赋予生机。
被潮流批判或被历史遗忘又如何?时间,终会检验和留下经典。
——来源 | 中国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