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研发生纪程

时间:2023-02-10 09:28:57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曹庆晖


【内容摘要】1957年,中央美术学院创建中国第一个美术史系,揭开了美术史美术理论教学与研究的新篇章。现据所见回忆与研究、资料与档案,就其创建前后内外发生的情况做一编年体事记,作为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在中央美术学院和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上的发生纪程。

笔者以为,1957年正式建立的美术史系在1950—1956年有其酝酿期,主要表现为某些机构,如研究部、民族美术研究所在设置时所反映出来的美术史编研和人才培养意图、有关师资特别是具有动议和落实职责的关键师资到位、美术史公共课程的开设、相关遗迹勘察调研活动的展开,以及公派赴苏联留学生教研信息反馈等多方面条件的积累。1956年之后则为其落实创建期,主要表现为系室建立和师资队伍形成、招生和备课、美术史论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形成、美术期刊对争鸣和教研反映等多方面工作的展开。但在此期间,由于“反右”“社教”“文革”等众所周知的运动踵接,致使本应在这一时期出炉的教材编写成果《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等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被渐次编订出版。这些教材的出版,既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术史论教研基础所臻程度的反映,也是美术史系和美术史学步入新时期吹响的号角。故此,本文将自1956年动议筹建美术史系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美术史论教材成果的出版,一并视为美术史系和美术史学的落实创建期。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研发生和奠基阶段的梳理,即从1950年始,至20世纪80年代止。

本文的编写,除所见原始文件与材料外,在线索上较多采信金维诺、王琦、薄松年、李树声、李松涛、薛永年等先生在不同时期的忆述,在材料上较多关注《王逊年谱》《〈美术观察〉学术文丛——学人档案卷》《中央美术学院校友名录1950—1999》等汇编成果,以及《美术》《美术研究》《文物参考资料》等期刊,限于篇幅,恕不一一注明,特此声明并致谢。

【关 键 词】美术史学  美术史系



1950年

3月1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简称中央美院)4月1日建校典礼前,旨在加强创作与理论研究的机构“研究部”成立。研究部主任由徐悲鸿院长兼任,副主任由吴作人教务长、王式廓教授、蔡仪教授兼任,理论家蔡仪教授同时兼任研究部理论研究室主任。理论研究室下设美术史、创作、艺术理论三组,其中,王朝闻副教授兼任创作方法组组长,李桦教授兼任美术史组组长。王朝闻、李桦亦兼任当年2月创刊的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美协,1949年7月21日成立)机关刊物《人民美术》(出版至本年第6期停刊)执行编辑,并在创刊号组织李可染、李桦、洪毅然、叶浅予、史怡公等人的文章,发起中国画改造专题讨论。

10月25日,中央美院1950年度第二次教务会议决议,由吴作人、蔡仪主持统一编译艺术名词,请常任侠、王森然协助图书管理与建设。

本年:①1月,李桦著《木刻的理论与实际》由群益出版社(上海)刊行,作者希望该书带给大家的不是一些空洞的原则和含糊的概念,而是实际的知识。4月,王朝闻著《新艺术创作论》由新华书店发行,在美院主讲创作方法的王朝闻表示,该书的目的在于帮助同行掌握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②《人民美术》发表中央美院理论教员评论文章,主要有王朝闻《论传神》《关于学习旧年画形式》《精确描写不等于现实主义》《为提高思想性艺术性创作态度而努力——中央美院同学红五月创作运动总结报告(第二部分)》《端正我们的创作作风——把领袖像的工作提高一步》《加强时事漫画的战斗性》,以及蔡仪《由年画谈大众的欣赏法》等。

本年:①清华大学哲学系、营造系教授,清华大学文物馆民俗艺术组主任王逊,应邀在中央美院绘画调干班兼授课程。王逊后调入中央美院,主持筹建并任教美术史系。②常又明从燕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任研究部资料室干事,后任教美术史系。


1951年

9月6日,文化部任命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江丰为中央美院副院长。9月13日,中央美院1951年度第二次院务会议重新调整学校机构及人事安排,任命蔡仪教授任教务处副教务长兼任教务处理论教研组主任,王朝闻教授任研究部副主任兼研究部理论研究室主任。

本年:①江丰副院长主持工作后,曾收集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艺术展览(即第一次全国美展)有关资料,为现代美术史研究积累了材料。②《文物参考资料》第4期发表王逊《敦煌绘画表现的中古绘画》,认为敦煌壁画的主要部分代表了从南北朝到北宋初这一段中古绘画史,1953年王逊将其作为重要篇章引入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史教学并编入讲义。③5月,蔡仪以新的方法建立新的体系的《新美学》(1948年一版首印)由群益出版社第四次刊印。蔡仪在中央美院任教期间主讲“艺术论”。

本年:张同霞从中央美院美干班毕业留校,绘画系二年级学生冯湘一因工作需要被提前抽调至研究部协助工作。张同霞、冯湘一后任教美术史系。


1952年

6月20日,中央美院在改革方案中提出增添教材编写室(附属教研室)的设想并规划:①教材编写应根据与实际联系及民族化的原则进行。②根据教材的性质,组织专人或教研组分别进行编写。③拟着手编写的教材有中国美术史、现代美术史、素描教学法,翻译苏联先进教材。④吸收校外能编写教材的人才,以充实教材编写室的工作。

本年:10月,江丰编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美术》由上海万叶书店印行。

本年:①1月,王朝闻调中央宣传部文艺处。②9月19日,因院系调整而自愿到中央美院的清华大学教授王逊持教育部介绍信到院报到。11月3日文化部批复中央美院,王逊任教授。此前王逊曾执教形式逻辑、中国美术史、中国雕塑史、中国工艺美术概论、中国艺术批评史等课程。③11月15日,从上海行知艺术学校调入中央美院的王琦到京。王琦后参与筹建并曾任教美术史系。


1953年

在1952年12月毛泽东作出琴棋书画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去占领的批示后(当时并未向下传达),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即倡议筹建中国绘画研究机构。6月,文化部美术处蔡若虹起草《中国绘画研究所实施方案》,拟在中央美院筹备成立中国绘画研究所。11月23日,文化部批复中央美院,“决定将调中宣部王朝闻任中央美院国画研究所所长”。12月17日,中央美院向文化部呈报《中国绘画研究所的方针、任务、办法和组织机构计划草案》。草案明确中国绘画研究所是中央美院的附属机构,负责进行中国古代绘画遗产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并培养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理论和技法的研究人才及教学人才。

6月17—19日,全国美协在中央美院院长办公室举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座谈,王朝闻主持,胡蛮、蔡仪、王逊等重点发言,在京美术家50余人参加,为1949年以来美术界第一次就此主题举行的专门座谈。

7月,继1952年9月冬西北文化部组织由赵望云任团长、常书鸿和吴作人任副团长的炳灵寺石窟勘察团勘察后,中央文化部再次组织以中央美院教师为主的麦积山石窟勘察团,对麦积山石窟做进一步临摹、测绘、摄影、翻模和研究工作。参加此次勘察的有吴作人(团长)、王朝闻、冯国瑞、常任侠、罗工柳、孙宗慰、萧淑芳、陆鸿年、吴为、戴泽、邓白、李瑞年等15人,用时一个月,完成临摹和环境图等150幅,石膏翻模19件,照片千余张,测量窟龛92个,编录《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1954年,王朝闻在《人民画报》2月号发表对麦积山石窟雕塑与壁画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麦积山石窟艺术》。

10月,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通过报告和章程,改称中国美术家协会(简称中国美协),其中民族(古典)美术研究委员会工作由王逊负责。同月,蔡仪调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文学理论组组长。此前,蔡仪在美院曾组织译述国外资料,并调集常任侠、王逊、刘凌沧、郭味蕖等编写中国美术史教材。王逊接任蔡仪教学工作后,开始结合社会发展,以美术现象、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为重点讲授中国美术史,并开始指导外国留学生。王逊先后指导的著名留学生有约瑟夫·海兹拉尔(捷克斯洛伐克)、苏贝慈(波兰)、米伯尔(匈牙利)、雷龙(瑞典,1959年、1966年两度留学中央美院,第二次留学美术史系请胡蛮辅导中国山水画史论)等。此际,王逊受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委托,主持1949年后第一次“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研讨会”,参加者有俞剑华、史岩、叶恭绰、常任侠、王伯敏、金维诺,由郭味蕖负责资料管理,为期三个月,共同研讨教材编写的立场、方法等。会议期间,王逊曾审定俞剑华的《中国画论类编》。

本年:①王逊参与筹备的“楚文物展览”及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先后开幕,《文艺报》发表其《介绍楚文物展览》与《古代绘画的现实主义》,反映出作者既关注使科学研究得到实在基础的文物利用,又重视对重要的古代绘画藏品进行基本鉴定。②8月,《文艺报》第15期发表艾青《谈中国画》,提倡画山水必须画真山水,画风景必须野外写生。翌年8月,《美术》第8期发表王逊《对当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北京市国画研究会第二届展览会观后》,倡导以科学写实为“活方法”。两文的看法先后触及中国画学基本观念,从而引起中国画界的强烈反应并开始与之争鸣。

本年:①中宣部将因中南区撤销而调京、个人有留学苏联愿望的金维诺档案转入中央美院,之后金维诺被留任为政治理论课教员,后参与筹建并任教美术史系。②吴达志从中央美院绘画系毕业留校,后任教美术史系。孙美兰从中央美院绘画系毕业,留为中央美院建院以来首位造型理论研究生,后任教美术史系。③李桦继版画科主任彦涵调任中国美协创作室后,出任版画科主任。④瑞典著名美术史学者喜龙仁来访。


1954年

1月25日,文化部批复中央美院国画研究所计划,指出在贯彻继承与发扬民族绘画传统的教学方针下建立该研究所,以有计划地培养中国美术史及画论画法的整理、研究与教学人才是必要的,进而要求年内完成《中国美术史教程》编写,以优先发给有关院校暂行试用,同时要求密切联系教学,特别是多参加彩墨画科实际教学活动(包括参加教研组会议,制订教学计划或组织专题座谈报告等)。当月,王朝闻受文化部委派,持聘书赴杭州邀请黄宾虹就任所长。考虑到对民族艺术遗产的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国绘画研究所更名为“民族美术研究所”。4月15日,文化部任命黄宾虹为研究所所长,王朝闻为副所长。4月17日,文化部批复中央美院,同意聘请王逊、于非闇、冯超然、贺天健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汪慎生、吴镜汀、王雪涛为专职副研究员,陈志农为专职助理研究员。王逊任研究室主任并实际负责研究所日常工作。7月,文化部批复,同意拟订的《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组织草案》及《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计划》。9月9日,在徐悲鸿1953年9月26日逝世即将周年之际,中央美院院务会议公布人事调整,任命江丰为代理院长。同时任命王曼硕为第一副院长兼民族美术研究所副主任,追任春季到任中央美院的电影导演许幸之为美术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室人员有冯湘一(党支部书记)、常又明、吴达志、孙美兰(兼任许幸之助教),具体工作是推进苏俄美术史和西洋美术史的课程建设。10月,在王曼硕重新拟订工作计划的基础上,经所聘研究人员讨论,修订完成《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计划》(草案)。规定研究所的基本任务是用历史的科学的观点、方法,对我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整理与出版,以适应当前美术教学及创作上的需要。整理、研究发展我国民族美术理论与技法的现实主义传统,并适当地吸收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创作实践,以推动民族美术的改进与发展,使之满足人民的需要,培养中国美术史及民族美术理论和技法的研究人才和教学人才。为此,拟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①中国美术史的研究;②民族绘画的研究;③民族雕塑的研究;④资料的搜集和整理;⑤培养人才。

本年:①1月15日,《美术》月刊创刊,王朝闻任主编,力群任副主编。②当年《美术》发表王逊《夏珪“长江万里图”》《唐代人物画家周昉》《出土古文物与美术史的研究》等文,反映出作者对美术史个案研究与教材编写的思考和实践。③8月,《美术》发表江丰《从苏联的美术建设看“对人的关怀”》。9—10月,苏联人民艺术家、苏联美术家协会组织委员会主席、苏联美术院院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盖拉西莫夫来访。中苏美术界高层互访与两国美术交流合作日益紧密。④3月,江丰主编《法、英、意、美现代木刻选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4月,钱景长、常又明、柴韫珠译《苏里柯夫评传》(凯缅诺夫著)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55年

3月25日,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黄宾虹逝世。7月27日,文化部批复中央美院,同意王曼硕副院长兼任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7月,金维诺任民族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并参加研究所组织的敦煌艺术考察团,与俞剑华、洪毅然、刘凌沧、韦江帆等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考察,后在《美术》第10期发表《丰富的想象,卓越的创造——论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成就》。翌年金维诺再赴敦煌考察,与翦伯赞、向达、夏鼐、周一良、常书鸿、吴作人、宿白等一同受聘为郑振铎主持的《敦煌石窟全集》编委会委员。

本年:邵大箴等公派赴苏留学生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开始学习后,与中国美协、中央美院保持密切联系,将有关教学方案、课程设置和课程教纲译回,为中央美院领导层动议和创建美术史系提供了教学组织和教学科学方面的参考。

本年:①1月15日,联系1954年第8期发表王逊《对目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引起的反应,《美术》从第1期开始,组织持续一年多的关于国画创作接受遗产问题的讨论,先后发表邱石冥、徐燕孙、秦仲文等画家的争鸣文章,对王逊的观点展开批评与讨论。其间在5月5—16日,在江丰主持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亦以“中国画继承传统与创新问题”为中心议题。周扬出席会议并讲话,《美术》第7期发表《关于美术工作的一些意见——周扬同志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纪要》,明确提出对待遗产“目前主要应当反对虚无主义的倾向”。王逊在14日曾作重点发言,谈到“单纯以笔墨来评判艺术的时代已经过去”,并着重阐述科学写实与传统技法的统一性。当年《美术》第9期发表王逊《关于概括与具体描写——兼论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文,继续批评笔墨公式主义。②《美术》第10期发表王逊《敦煌壁画和宗教艺术反映生活的问题》,着重讨论“佛教艺术是艺术地认识生活的结果,是人民群众用艺术形象对宗教内容进行解释的结果”。③6月,冯湘一译、吕叔东校《薇·伊·摩希娜》(阿波利那著)由朝华美术出版社出版。

本年:①薄松年从中央美院绘画系毕业留校,在美术史研究室担任王逊助教,后任教美术史系。②彭鸿远从北京俄语学院毕业后到中央美院工作,任苏联专家克林杜霍夫雕塑训练班(1956—1958)翻译,雕塑训练班工作结束后任教于美术史系。③岳凤霞调入中央美院,协助王逊教授中国美术史课和辅导留学生,后任职于美术研究所。


1956年

2月25日,中央美院院长江丰、民族美术研究所副主任王逊,约请相关人员讨论美术史料科学研究问题。当月,王逊开始承担指导各地艺术院校教师进修任务,先后指导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陈少丰、迟轲,中央戏剧学院王绍尊,西北美术专科学校王崇人,上海戏剧学院陈麦,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李来源等人。进修期间,曾利用寒暑假组织进修教师和中央美院青年教师考察各地美术遗存和博物馆,认识和鉴定作品。

3月28日至5月15日,中央美院院长江丰指定王逊、王琦、薄松年、刘守强在北京西苑大旅社参加“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美术学科规划起草工作,制订《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美术部分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草案内容主要由王逊、王琦共同研究后制订,主要包括:组织编写《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美术概论》及各时期美术断代史、美术各专业发展史、共同的《艺术概论》等;对各专业研究生博士生培养和留学生派遣名额予以规划;规划成立艺术科学研究院和若干美术研究所等。草案形成后曾召集文物、国画和工艺美术各界座谈,王逊、王琦曾征求蔡若虹、江丰、梁思成等人意见。全部规划完成后,5月中旬各部门举行正式座谈会,美术方面在西郊宾馆举行两天座谈会,与会名单中有江丰、蔡若虹、王朝闻、力群、邵宇、庞薰琹、邓以蛰、唐兰、徐邦达、张珩、王琦、王逊、叶浅予、叶恭绰、朱丹。5月26日,陆定一代表中央在怀仁堂向科学界和文艺界作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报告结束后,周恩来在中南海宴请全体参加科学规划工作的专家学者。

5月11—19日,王逊率领民族美术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9人赴大同考察云冈石窟。

7月25日,中央美院向文化部学校司提出增添美术史系的请示,说:“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发展,我院拟于1957年建立美术史系,以便系统研究中国美术史、苏联美术史、西洋美术史、东方美术史等,因为在京正式成立前,要做备课、试讲、整理讲义,进行资料翻译等工作,并需增加编制教学干部9名,资料人员2名,特此报请审核,批准增加编制,以便早日建立美术史系。”8月20日,文化部批复中央美院,同意1957年建立美术史系。9月,根据中央美院院务会议决定,组成中国美术史系筹备委员会(图1、图2)。9月26日,中央美院致函文化部学校司说:“我院美术史系经研究,结果拟定需要24名编制,其具体情况如下:教授4人(现有2人,待进来2人),以我院许幸之教授担任西洋美术史课,王逊先生担任中国美术史课,待商调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科秦宣夫教授担任西洋美术史课,待商调中国青年报编辑李庚担任文艺理论课。副教授2人,中国近代史1人,日本印度美术史1人,现尚未有具体人。讲师3人(现有2人,另1人尚未物色到),以我院民族美术研究所金维诺担任中国美术史课,另常又明任西方美术史课。助教9人(现有6人,其余3人待进来),以我院吴达志、孙美兰担任苏联美术史课,我院冯湘一及待商调之北大学生王纪纲担任美学课,我院李树声、梁济海担任中国美术近现代美术史课,待调之北大学生朱伦华担任西洋美术史课,我院薄松年及民族美术研究所岳凤霞担任中国美术史课。资料员4人(现有对象3人,待进来1人),民族美术研究所邓建武担任日本美术史,曹锦襄担任西洋美术史,王森然担任中国美术史,尚需1人担任中国美术史研究工作,待调科学院尚爱松。系干事1人(待物色),工友1人(待物色)。”10月8日,中国美术史系筹备委员会呈报《美术史系成立的汇报》称:“中国美术史系筹备委员会根据院务委员会的决定,于九月正式组成,筹备委员会先后召开两次会议,拟定了教学计划草案,并成立中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史教研室与资料室。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由王逊同志兼主任,薄松年同志任秘书;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由许幸之同志任主任,冯湘一同志任秘书。各教研室已分别开会,初步拟定了备课计划,安排了教课人员,决定普通科美术史课1957年秋季以后由薄松年担任,美术史系的中国美术史课由王逊、金维诺、尚爱松(即将调来)等同志担任,中国现代美术史由江丰同志担任,欧洲美术史由许幸之、江丰、常又明、吴达志等同志担任,苏联美术史由孙美兰同志担任,美学由冯湘一同志担任。现正分头备课并着手安排资料室工作及编造1957年度建系预算。兹将筹备情况汇报如上,并附教学计划草案一份,请审核批示。”10月11日,文化部致函高教部并抄至中央美院,“请为中央美院核增20名编制”。12月,《中央美院基本情况》介绍美术史系培养目标为“具有美术理论的专门修养和中外美术史知识,能担任美术批评、美术书刊编辑及中等美术学校教学工作”,简介美术史系情况为:“该系已成立建系筹备委员会,准备明年暑期开班招生30名。教研组:中国美术史教研组(包括中国近代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教研组(包括苏联美术史)。现有教师12人。外校进修教师17人,其中学习中国美术史者7人。”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442.jpg

图1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筹委会主任王逊教授(1915.06.05—1969.03.21)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510.jpg

图2ˉ1956 年8 月20 日,文化部批复同意中央美术学院于1957 年建立美术史系


11月,中央美院动议撤销民族美术研究所。动议认为:“美术学院附设的民族美术研究所自1953年开始筹备,迄今已逾三年,因原来文化部批准的组织章程中规定的方针任务,主要的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几年来工作的重点都是放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方面。现在中国美术史已编写了讲义和图谱,购买了配合教学用的必要的参考资料。今年暑假后根据文化部和高教部的决定——成立美术史系,明年正式招生,因此所内美术史研究人员已调出筹备美术史系。在绘画研究方面,工作开始较晚,专任研究国画的老先生只有5人(北京4人,上海1人),兼任的虽有20人,但大多分散在各地,都在原单位工作(名单另外附上)。在发展与改革国画如何为教学服务方面,问题很多,也不易短期解决,工作难以进行。所以,只开过几次座谈会,访问过民间艺人,组织过所内人员的进修,虽在这方面积累了一点儿经验,但根据客观需要来说实在太少。在所的领导方面,自黄宾虹逝世后,虽由王朝闻和王曼硕两同志分工负责,但他们都有另外的工作,不能全力从事于研究所的工作,近一年来朝闻同志又因病休养,所内工作更难进行。现在美术史的研究人员已调出筹备美术史系,今后美术史的研究和培养干部的工作,即可由美术史教研室和该系负担起来。北京、上海即将成立中国画院,研究国画的老先生必将分别安置在这两个画院之内。研究民族绘画的遗产和培养国画的创作干部的任务,除中国画院担任外,美院彩墨画系和该系的教研组也可负担一部分。研究所现在实际情况是:在领导方面现无专人,研究人员方面,专任的已没有,兼任的都有自己的工作,虽然还有少数工作人员,工作也难以进行,已成为名存实亡的机构,美院再附设这样一个研究机构实无必要,应该撤销,这样也正符合精简节约的精神。研究所现有全部资料可移交本院美术史系。”附民族美术研究所业务、行政及勤杂人员,以及专任、兼任研究员名单如表1~表4。

表1ˉ民族美术研究所业务人员名单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516.jpg


表2ˉ民族美术研究所行政及勤杂人员名单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520.jpg


表3ˉ民族美术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名单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526.jpg


表4ˉ民族美术研究所兼任研究员名单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531.jpg


11月,《美术研究》创刊成立编委会,第一次编委会在院长江丰家召开,王逊、王琦、许幸之、艾中信、金维诺到会讨论编辑方针等问题。11月23日,中国民主同盟中央美院支部在学院外宾接待室举办印象主义艺术文艺沙龙晚会,中央美院民盟主委王逊主持,提出对于法国19世纪印象主义绘画应如何评价的问题。之后由西洋美术史教研室负责组织这一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到翌年1月23日,共举行了4次讨论会,六七十人参加。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印象主义是否是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的革新的意义如何?”“风景、静物画和情节性绘画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如何?”翌年《美术研究》全面报道了以上讨论以及不同观点。

本年:①王逊编写的中国美术史教材脱稿。因当时中央美院和中南、西南、西北等兄弟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史教学的迫切需要,教材未及正式出版即暂以“中国美术史讲义”为名,由中央美院铅印1000册在内部流通。王逊在讲义中尽可能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美术各个门类——绘画(包括壁画、卷轴画、版画、年画等),雕塑,工艺和建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和艺术成就,既重视了美术赖以产生、发展、变化的社会条件,涉及美术与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化的相互关系,又没有忽视美术本身在审美能力(题材)与表现能力(艺术技巧)上的自律发展,是当时公认最好的中国美术史教材。②10月,钱景长、张同霞译《苏联美术家创作经验谈》(尼·茹可夫等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2月,张同霞译《俱乐部中的美术小组》(奥西波夫著)由工人出版社出版。③《美术》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研究,主要有王逊《鲁迅和美术遗产的研究》,王琦《鲁迅怎样介绍外国美术作品》《罗马尼亚的版画艺术》,常任侠《埃及的新艺术》,常又明《介绍德累斯顿绘画陈列馆里的两幅画》《沙弗拉索夫的“白嘴鸦飞来了”》《荷尔拜因》,佟景韩《扎莫什金谈新中国美术》,薄松年《辛勤劳动的花鸟画家于非闇》,冯湘一《我对国画问题的意见》等。其中王逊《鲁迅和美术遗产的研究》特别阐述了鲁迅研究古代美术遗产但着眼当前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此外,《文物参考资料》发表金维诺《莫高窟的彩塑》《智慧的花朵——谈敦煌图案的艺术成就》。

本年:①李树声、梁济海分别从中央美院绘画系、调干班毕业留校,李树声任江丰助教,后任教美术史系,梁济海后入美术研究所。②佟景韩调入中央美院任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1955—1957)翻译,翌年油画训练班工作结束后任教美术史系。③年底,尚爱松由中国科学院调入中央美院。


1957年

1月15日,中央美院、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为了推动学术研究而开辟的一块新的学术园地”《美术研究》(季刊)第一期出版。2月,《美术》发表俄罗斯B.斯塔索夫《论印象主义》(冯湘一译)、苏联B·爱连格罗斯《普列汉诺夫和印象主义》(张同霞译,冯湘一校)、苏联《大百科全书》“印象主义”(杨成寅译)、苏联麦里卡捷《反对印象主义及其残余》(杨成寅译)、佟景韩《苏联美术界继续展开讨论——几篇讨论文章的介绍》,并以“中央美院西洋美术史教研室组织关于印象主义问题的讨论”为题,报道中央美院举行的印象主义问题讨论。由4月15日起,《美术研究》连续在第2期和第3期发表有关印象主义讨论的报道及不同观点文章,计有《关于印象主义的讨论》、江丰《印象主义不是现实主义》、王琦《印象主义是现实主义,还是自然主义》,以及许幸之《印象主义就是印象主义》、金冶《论马奈及印象主义艺术的性质》等。

3月,江丰安排王琦任美术史系副主任,参加建系工作。4月15日,《美术研究》第2期发表题为“中央美院筹建美术史系”的百字通讯,称:“中央美院奉高等教育部与文化部命,决定建立美术史系,筹备工作是在今春开始的。在江丰院长直接领导下,以原有的中国美术史教研室和西洋美术史研究室为基础,组成了美术史系筹备委员会。筹委会成立后,即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筹备工作。该系将在今年暑期招收第一批新生,人数为15名,学习期限共为五年,主要任务为培养美术史教学与研究人员、美术报刊编辑及博物馆工作人员等。美术史系除政治理论课程外,专业课程有中国美术史、中国现代美术史、欧洲美术史、苏联美术史、东方美术史、美学、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绘画技法理论、博物馆学、各种美术史专门化课程。其他尚有通史、文学史、素描、绘画等。”此时,美术史系教师有江丰、王逊、常任侠、王琦、许幸之、金维诺、尚爱松、常又明、吴达志、孙美兰、冯湘一、薄松年、梁济海、李树声、李赓。暑期,美术史系筹建工作大体就绪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14人,计有:李西源、李松涛、吉宝航(女)、范曾、奚传绩、周建福、范梦祥、阎以屏(女)、史国明、张海峰、朱懋锋、张中政、刘瑜、夏振球。美术史系在计划中动态地落实课程设置与教员配备大体如表5。

表5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538.jpg


5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共中央4月27日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5—6月,文化部两次组织国画家座谈,批评中央美院领导排斥国画;中央美院亦举行整风座谈会,批评文化部、中国美协领导打击美院和江丰。对此,《美术》第6期以“北京中国画画家的意见”“北京美术家集会批评文化部及美协领导”为题予以报道。7—9月,《人民日报》多次点名批判江丰、李宗津、王逊等人。9月至1959年3月,《美术》《美术研究》多次批判江丰、王逊。10月7日,美术界“反右”斗争运动总结大会在中央美院召开。江丰、王逊等被划为“右派”。江丰被撤销职务并开除党籍,王逊被撤销职务并降级工资,金维诺受到留党察看处分。12月14日,中央美院认为“江丰、王逊一手筹办的美术史系,因条件不够而决定缓办”,除在院内其他专业系安置所招录的美术史系新生外,并在17日通过高教部协调北京大学接收拟转学新生。

本年:①王逊因被划为“右派”,祸及个人著作《中国美术史》的正常修订和及时出版。但即使如此,《中国美术史讲义》此后仍被美术院校和单位继续用为教材,翻印传抄,广为流传。②1月,佟景韩译《德累斯顿绘画陈列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9月,冯湘一译《油画入门》(B.约干松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③《美术》《美术研究》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研究和译文,主要有王琦《坚持美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5周年》,许幸之《拉斐尔的绘画》,金维诺《敦煌本生图的内容和形式》,常又明《库尔贝的现实主义》,吴达志《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孙美兰《苏联军事画家格列科夫》,佟景韩译康·马克西莫夫《关于构图的谈话》,彭鸿远译克林杜霍夫《谢德林纪念碑设计》。此外,《文物参考资料》发表金维诺《周昉》,《人文杂志》发表薄松年《〈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及时代意义——对王叔惠先生〈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一文的两点商榷》。


1958年

3月1日,中央美院第十一次院务会议决议撤销美术史系,已招收学生分别转入本院他系或其他高校。最终,李松涛、奚传绩留在本院编辑部工作,范曾、李西源转本院国画系,周建夫、范梦祥转本院版画系,张海峰转本院油画系,阎以屏(女)转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史国明转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吉宝航(女)转北京大学西语系,张中政转北京大学中文系,朱懋锋转北京大学历史系,刘瑜、夏振球情况不详。其中吉宝航1983—1986年又留学德国,回国后任教于美术史系。美术史系停办,学生转出,但教研室教师仍坚持备课和准备教材,同时在院党委同意下,江丰、王逊、冯法祀、李宗津等被划为“右派”的教师到图书馆整理图书。王逊主持编制了《艺术图书分类法》,与图书馆1957年开始采用的北京图书馆编《中小型图书分类法》配合使用,初步建立了比较正规的艺术专业图书分类目录,为美术史研究和教学做了基础工作。

3月15—19日,文化部召开“艺术科学研究座谈会”,全国艺术研究和教学人员300余人参加,王朝闻、于非闇任美术学科召集人,王琦、许幸之参加“美术科学研究规划跃进大会”并作联合发言。

5月24日,文化部批复中央美院,决定自6月1日起将民族美术研究所划归艺术局领导。7月7日,研究所形成设立美术史研究室、绘画研究室、雕塑研究室、资料室的《关于民族美术研究所工作方案的初步意见》。当年,中国艺术科学院筹建,民族美术研究所划归艺术科学院领导,改称“中国美术研究所”。

6月,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改为浙江美术学院后,《美术研究》归中央美院美术理论研究室负责,实际编辑工作由金维诺负责。12月,学校调李松涛、奚传绩到编辑部工作。学报之外,由金维诺负责,李松涛、奚传绩等亦参加编辑院报《中央美术学院院刊》。

本年:①3月,冯湘一、吕叔东译《苏维埃俄罗斯美术》(列昂节夫等合著)由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11月,吴达志编著《德拉克洛亚》、佟景韩等译《苏联美术论文集(四)》(约干松等著)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②《美术》《美术研究》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研究与译文,主要有王琦《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新美术的榜样——“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观后感》《农民绘画开辟了美术创作的新道路——从农民画展所想到的》《中国古代版画中的人物形象》《现代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艺术》,常任侠《日本绘画艺术的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常任侠校译(日)原田淑人《中国唐代的服装》,许幸之《伟大的农民画家米勒》《革命的讽刺画家杜米埃》,金维诺《佛教画中的古代传说》《敦煌壁画中的中国佛教故事》,常又明《包西和他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吴达志《杰出的画家、优秀的战士——普罗罗柯夫》,孙美兰《先进世界观是先进艺术家的灵魂》,薄松年《为月份牌年画说几句话》《记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及其他》《谈明刊本西厢记插图》,冯湘一《评介“蒋兆和画集”》,薄松年、冯湘一《将会创造出多少个敦煌!》,程永江《汇“微流”成大海》,李松《画家李可染谈白石老人的画》《对齐白石绘画理论的一些体会》,李苦禅述、李松记《回忆齐白石老师》,佟景韩、张同霞译M.M.梯亚阔诺夫《边吉坎特的壁画和中亚的绘画》,佟景韩译A.ю.雅库保夫斯基《边吉坎特绘画研究诸问题》、A.柴果达耶夫《罗库艾尔·肯特》,彭鸿远《阿尼库申获得列宁文艺奖金》,彭鸿远译H.H.克林杜霍夫《普希金纪念碑》《高等艺术院校雕塑系的毕业创作答辩》。此外,《文物参考资料》发表金维诺《顾恺之的艺术成就》《敦煌壁画祇园记图考》《祇园记图与变文》。

本年:李松涛、奚传绩留校在编辑部工作,后任教美术史系。


1959年

金维诺和文物局张珩去敦煌、麦积山,参与规划《敦煌石窟全集》和麦积山石窟的修复工程。金维诺在《文物》第5期发表《敦煌窟龛名数考》,该研究据唐代写本残经背后的衬裱纸上所记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结合敦煌现存窟龛壁画、造像内容、榜题及有关碑文、经卷,考证清楚了1011年时敦煌石窟数量及各窟位置、名称、修建年代等,对研究敦煌石窟的沿革演变有重要价值。

5月15日,永乐宫壁画摹本展览在中央美院礼堂举行。此前在1957—1958年,陆鸿年、黄均、王定理等中央美院师生与华东分院师生受命临摹山西永乐宫壁画,两院师生34人以三个月共同临摹了三清殿壁画,后由中央美院师生以两批26人次3个半月续摹纯阳殿、重阳殿、龙虎殿壁画。永乐宫壁画的临摹与展览促进了中央美院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和中国美术史的教研。9月19日,王逊曾参与设计、鉴定和筹备的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开馆。

《美术》杂志编辑部、中央美院和美术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人员对1949—1959年十年美术进行总结,完成中国现代美术史初稿并油印成册。其中,由史怡公执笔中国画部分,王琦执笔抗战以后国统区美术,梁济海执笔解放区部分,薄松年、王靖宪和李树声执笔清末到“左联”部分。初稿经讨论,未及修改,写作班子即告解散。同时在《美术研究》连载两期的《十年美术活动年表》是美术研究所龚产兴、吴步乃和美术史系薄松年合作编纂的成果。

本年:①《美术》《美术研究》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研究及译文,主要有金维诺《现实与本质,现实与想象》《鹿母夫人(佛经故事)》《佛教画中的古代传说》《沙漠上的艺术之宫——敦煌石窟》《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王琦《十年来的版画艺术》《中国古代的风景版画》,王琦、冯湘一《艺术中的学院主义》,冯湘一《春节读画记——王式廓素描、速写欣赏》《俄罗斯民间版画》《不能这样要求》,许幸之《对左翼美术家联盟的回忆》,薄松年《工农革命运动初期的美术宣传活动》《红杏山鹧》,薄松年、王树村《十年来我国新年画的发展与成就》,李松《惠山泥塑的沿革》,奚传绩《思想感情是关键》,邵大箴《朴实动人的形象—苏联20年代优秀作品介绍》,佟景韩《马雅可夫斯基纪念碑——基巴尔尼柯夫荣获列宁奖金》《薇拉·穆希娜——纪念穆希娜诞生70周年》《谢罗夫的新作“等待信号”》《艺术·时代·人民—苏联美术生活点滴》,佟景韩译B.石拉根《黑格尔论绘画》、普列汉诺夫《关于艺术的起源》、巴甫洛夫《古王国时期的埃及肖像》、别林斯基《希腊艺术的一般特征》,张同霞译B.科列茨基《论宣传画的特点》等。②9月,张同霞等译《苏联插图画家创作经验谈》(施马里诺夫等著)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本年:①程永江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毕业,李得春从苏联莫斯科大学艺术系毕业,回国任教于美术史系。②吴达志因工作需要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③撤销对金维诺的留党察看处分。④王逊的“右派”帽子在年底被摘掉。


1960年

年初,在文化部和北京艺术院校文艺理论工作小组领导下,由各艺术院校抽调专人开始编写《艺术概论》教材。参加编写工作的人员有南京艺术学院龚惠山(副组长)、朱正文,鲁迅美术学院杨身源,中央音乐学院廖辅步、赵宋光,中央美院孙美兰、李树声、奚传绩,中央戏剧学院石汀(组长)、邓世还,中国戏曲学院张为,北京电影学院汪流,中国艺术科学院音乐研究所郭乃安(副组长)、美术研究所龚产兴等。文化部教育司司长王子成领导编写组工作。编写期间,请林默涵、钱俊瑞等人指导,又旁听全国文代会大会报告并以文代会文件指导教材编写,于6月完成旨在“使得艺术院校的学生一入学就能树立起基本正确的艺术观点”的《艺术概论》初稿。全书除绪论外共十章,依次为: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艺术的工农兵方向;艺术的特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艺术遗产的继承和革新;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文艺批评;艺术工作者必须与群众结合,不断改造思想,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当时排印了供讨论用的初稿,后来的修改稿未正式出版。

6月,美术史系教师登记有教授——王逊、常任侠;讲师——金维诺、常又明、尚爱松;助教——冯湘一、孙美兰、薄松年、李树声、张同霞;见习助教——程永江;实习助教——李得春。暑假,中央美院为帮助各地美术院校短期内培养一批理论干部,美术史美术理论系开办为期一年的美术理论训练班,招收各地美术院校工作不久的教员或文化部门的美术干部周玲辉、朱松年、黄一平、刘千、黄渭渔、谢霖、王玉池、王克俭、张仲康、邱永禧、施文潮等学习。训练班除需学习必要的政治理论课(哲学)外,主要课程有艺术概论、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现代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俄罗斯苏联美术史等5门(后因生源水平问题,将材料较多便于自修的俄罗斯苏联美术史、中国现代美术史改为讲座进行)。翌年7月底,美术理论训练班结束全部学业后到云冈、龙门等石窟参观实习后结业。9月,美术史系恢复招生,录取1960级五年制新生22人,分别是王泽庆、张戴天、薛永年、洪喆、李振声、杨思畴、单国强、聂崇正、杨新建、张蔷、蔡清枝、黄远林、肖星星、王栓柱、刘汝阳、单国霖、张旭、董瑞泉、袁宝林、袁烈洲、李钟淮、孙世昌。9月27日,文化部干部司函复中央美院说:“关于提拔金维诺同志为美术史系副主任的问题,经与教育司研究,认为撤销金维诺留党察看的处分刚刚一年,目前以不提拔为好。假如工作需要,又无其他合适人选,可以由金维诺同志暂时负责美术史系的工作,待过一个时期后再提拔任命。”该学期,美术史系聘请社科院近代史所刘桂五教中国历史,文学家文怀沙、冯其庸教文学,北京大学历史系宿白、颜文儒、俞伟超等教中国考古学,刘凌沧教绘画,韦启美教素描,王逊与金维诺教中国美术史和书画著录。

本年:①《美术研究》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转归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1期后,被文化部党组停刊,至此《美术研究》共出版13期。②《美术》《美术研究》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研究,主要有金维诺《张择端及其作品的时代——读画札记》,李树声《访问新四军美术兵的笔记》《上海年画的一个新的里程——介绍〈十年来上海年画选集〉》《旧连环图画小谈》,程永江《纪念1960年世界文化名人古俄罗斯民族艺术家安德烈·鲁勃辽夫》《苏联最著名的造型艺术博物馆》,彭鸿远、孙美兰《硕果累累喜庆丰收——建国十年来优秀作品评介(六)》等。此外,《文物》发表金维诺《阎立本与尉迟乙僧》《“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读画札记》。

本年:①邵大箴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毕业回国,任教美术史系。②王琦12月调至版画系,兼顾美术史系课程。


1961年

1月22日,文化部批准中国美术研究所重新划归为中央美院“附设单位”。2月21日,中央美院向文化部教育司呈文汇报,将研究所暂分美术评论组、现代美术史研究组、资料组开展工作。其中,美术评论组以研究美术现状为主,在此基础上开展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研究,并配合美术史系担负起美术概论的教学。参加该组工作的有研究所龚产兴,美术史系孙美兰、佟景韩、奚传绩。现代美术史研究组则继续进行现代美术史编写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渐配合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审定和编纂艺术史等教材,并进行科学研究。参加该组工作的有朱丹、王曼硕、谭叔同、梁济海、王树村、司徒常、刘杏珍、岳凤霞、邓健吾和美术史系李树声。资料组主要配合研究,逐步开展搜集整理艺术理论研究资料的工作,参加该组工作的有祁厚昌、陈志农、费润、陈平。11月21日,文化部任命朱丹为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到1975年,中国美术研究所与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戏曲研究院合并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后改称“中国艺术研究院”。

3月,美术史系制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教学计划》(草案)(见附录一)。4月11日至25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在北京召开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会议提出全国美术院校计划编写美术史论教材18种,由文化部艺术教育司统一安排专人编写,王逊编写的《中国美术史》被列入。5月27日,文化部发出《关于在艺术院校中讨论教学方案的通知》,通报经会议讨论制订了音乐美术等七类艺术院校40个专业的47个教学方案修订草案,其中之一即根据中央美院《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教学计划》(草案)修改制订的《美术史、美术理论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见附录二)。5月,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的外国美术史教师,组成文化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外国美术史》教材编写组,由王琦任主编,在香山饭店集体编写。其间,林默涵指示教材编写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古典艺术家要少批判多肯定。翌年初稿完成,打印分寄全国各兄弟院校及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初稿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西欧及美洲国家的美术”,执笔者严摩罕、邵大箴、程永江、王琦、钱景长、常又明、李得春、吴达志;第二部分“俄罗斯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美术”,执笔者奚静之、李玉兰、程永江、李得春;第三部分“亚非国家的美术”,执笔者为常任侠。1962年8月,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外国美术史》教材审查讨论会,王琦主持,到会有倪贻德、秦宣夫、刘汝醴、许幸之、刘开渠、艾中信、董希文等人,审查讨论意见并王琦意见均书面汇报文化部。9月,文化部召开美术教材主编会议,陈沛、朱丹、金维诺、王琦、包于国等参加,会议确定教材修改完成日期及审读出版计划。1963年4月,《外国美术史》教材修改校订完毕,全部稿件移交中央美院党委书记陈沛。后因运动接踵而至,该教材不仅在当时未能及时出版,而且定稿最终也在“文革”中荡然无存。

3月10日至4月29日,文化部在杭州饭店召开为期两个月的“中国美术史教材审议会”,艺术教育司司长王子成主持会议,审议王伯敏编撰《中国绘画史》教材初稿油印本(上下册)40余万字,金维诺参加审议,其他与会专家有徐邦达、俞剑华、黎冰鸿、潘天寿、傅抱石、伍蠡甫、于安澜、张振维、曾昭燏、郑为、黄涌泉、史岩、王伯敏。

7月15日至8月1日,文化部在新侨饭店举行中国美术史(原始社会至南北朝部分)教材审查会议。会议由刘开渠、蔡若虹等主持,唐兰、夏鼐、曾昭燏、苏秉琦、宿白、武伯纶、张拙文、俞剑华、王朝闻、邵宇等人,教材编写组金维诺以及教材组秘书李松涛参加会议。教材编写者王逊因为摘帽“右派”的身份未能出席会议。王逊这一时期为美术史系重新编写的中国美术史教材,明显突破了他50年代在资料和认识上的局限性,不仅已有的美术门类利用文物考古发掘提供的新资料和新的认识大大加以充实、提高,而且增加了书法艺术及其理论著述这一中国美术特有的门类。原始、商周两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余年考古发掘的大量新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彻底改写,使过去各种中国美术史或中国绘画史中一向最虚弱单薄的部分,第一次具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但王逊的这次中国美术史撰写只进行到元代(在他指导下还写出了明代绘画的一部分),因其讲授中国书画理论课而暂停。

美术史系1960级学生由刘凌沧和李松率领,至京郊法海寺实习。实习目的一是通过临摹该寺庙壁画了解民间壁画成就,二是具体考察该寺庙的遗存,结果薛永年等学生在寺外楞严经幢的碑文上发现法海寺壁画作者的名字,由此证实法海寺壁画非一般民间画工所为,而是太监李童动用宫廷画家的产物。

9月,美术史系师资有教授——王逊;讲师——金维诺、常又明、孙美兰;助教——张同霞、李松涛、李树声、程永江、李得春、邵大箴、奚传绩、汤池、郑经文、季寿荣、冯湘一、薄松年。9月,美术史系录取1961级五年制新生白汝博、张蓉蓉、李福顺、顾立侯、邵文良、李纪贤、王道明、王智敏、宫大忠、杨婉如、刘骁纯、黄文昆、张淑芬、杨庚新、吴晶范、郑广荣、吉朝迎、马鸿增共18人。

本年:①汤池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到美术史系任教。②尚爱松调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本年:《美术》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研究,主要有孙美兰《从“积肥”入画谈起》,李松涛《羊肚子手巾与时代》,邵大箴《纪念巴黎公社90周年》,金维诺《花鸟画的阶级性》。此外,《文物》发表金维诺《李思训父子》。


1962年

1月22日,文化部致函中央美院并抄致北京市委大学部,批复:“经部决定,任命金维诺为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副主任。”1月25日,根据教育部高教六十条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决定,同意各系提名成立系务委员会,并由正副系主任担任系务委员会正副主任。美术史美术理论系系务委员会委员为金维诺、张同霞、常又明、程永江、孙美兰。3月,中央美院在196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总结中提出:“美术史系学生绘画究竟要学到什么程度?时间要占多少?内容上是否只学素描,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是否都要学?都值得研究。”

由中国美术研究所负责的文化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教材编写工作开始,所长朱丹、副所长李宝光和全体工作人员全部投入。此次编写由朱丹领导,参加执笔写史的有王曼硕、谭树桐、梁济海、龚产兴、司徒常、邓健吾,以及从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借调来的李树声。此次编写在1959年初稿的基础上补充了新材料,并由邓健吾负责拍摄全部图片,为美研所建立了一套资料卡片。编写工作历时四年,完成中国现代美术史稿、现代美术史图谱、现代美术大事年表和现代美术史资料汇编四方面工作,但成果未及出版即遭遇“文革”。

9月,美术史系举办全系学生第一次专业实习汇报展览,重点展出专业实习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北京大学副校长翦伯赞、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苏秉琦,以及清华大学建筑系、文物出版社、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同仁前来参观、交流和指导。该学期,王逊指导陈少丰、薄松年等参加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美术史系制订《专业创作练习教学大纲》(草案);开设中国画论、书画鉴定和中国古代建筑三门新课,并在学期末对艺术概论、中国古代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三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检查和讨论。三门新课中的中国画论由王逊讲授,书画鉴定聘请张珩、徐邦达,中国古代建筑聘请宿白、陈明达等校外专家承担。

本年:《美术》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研究,主要有邵大箴《罗马肖像雕刻——古典作品欣赏》,孙美兰《贵在独创——试评油画〈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上〉》,李树声《我国最早的几位油画家》,程永江《罗丹谈菲底亚斯和米开朗吉罗》等。此外,《文物》发表金维诺《“步辇图”与“凌烟阁功臣图”》。

本年:8月30日,吴甲丰由中国美协对外联络部调入中央美院附设中国美术研究所。


1963年

2月28日,文化部《关于艺术教材编选情况和今后工作的报告》下发各艺术教材工作组。其中,对外国的近代现代艺术史和中国现代艺术史,因涉及兄弟国家的文艺政策和对在世人物评价等重大问题,要求谨慎处理。建议外国近代现代艺术史只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有的只写到十月革命时期),之后的历史可以讲座的方式重点介绍历史发展脉络和着重评介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建议中国现代艺术史只写到1949年为止,之后的艺术史亦采取另开讲座的办法予以概括讲解。报告要求对这两类教材加强审议,避免发生政策性错误,提出书稿完成后若把握不大,可只在内部发行试用,或者只油印讲义在本校试用。

5月28日至7月15日,美术史系1961级学生在邵大箴、汤池带队下赴龙门石窟实习48天。7月28日,邵大箴、汤池执笔完成《1963年夏季中央美院美术史系二年级龙门石窟调查实习总结》。9月,美术史系录取1963级五年制新生意西单曾(藏族)、洪克珉、李维世、巫鸿、郑勇、俞守仁、张郎郎、陈云鹏、扎西仁次(藏族)、庄嘉怡、万青力共11人。11月15日,美术史系制订《美术史系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工作条例》(草案)(见附录三)。

本年:《文物》发表美术史系教师研究有:王逊《永乐宫三清殿壁画题材初探》、金维诺《晚唐画家程修己墓志》。其中王逊的论文从繁复庞杂的大量道教文献中对神祇的发展组合理出头绪,对照永乐宫壁画给予诠释,联系《朝元图》的发展、吴道子画派的延续、五星图形象的演变考订,最先破译了长期模糊不清的神像内容,虽然有些见解未必全部完善,但为永乐宫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此外,《美术》发表孙美兰评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964年

9月,中央美院附设中国美术研究所录取朱伯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朱丹。9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组织高等院校文科教师参加社会主义教育。此后,中宣部到中央美院直接领导开展社教运动,开始为期一年的“城市学校四清试点”。所谓“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秋后全院又到河北邢台参加“四清”一年。

11月,美术史系统计教员如表6。

表6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548.jpg


本年:①《美术》发表美术史系教师评论有:孙美兰《谈连环画〈山乡巨变〉的人物刻画》,冯湘一《群众化还是化群众——与王琦先生讨论》等。②2月,奚传绩以笔名“雪华”编著的《中国古代名画家》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75年,奚传绩调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


1966年

5月,“文革”发动。6月,中央美院师生由邢台回京。


1969年

3月21日,美术史系创建者王逊教授病逝,享年54岁。


1977年—20世纪80年代

1977年,中央美院恢复各系建制,金维诺被任命为美术史系主任。1987年6月,薛永年接任美术史系主任。

1979年,文化部、中宣部、民盟北京市委、中央美院对王逊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问题进行重新审查后平反改正,恢复名誉。同年,复刊的《美术研究》发表王逊《苏轼和宋代文人画》。12月19日,中央美院为王逊举行追悼会。此后,王逊在1961—1963年讲授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古代书画理论等课程的主要内容,由陈少丰、张蔷、李松等整理油印或发表,主要有:①《中国古代书画理论》,陈少丰整理,油印本,1981年。②《郭熙的林泉高致》,张蔷整理,《美术》1981年第5、6期。③《石涛的画语录及其绘画理论》,张蔷整理,李松校阅,《美术史论》1982年第4期。④《荆浩的笔法记》,张蔷整理,李松校阅,《中国画研究》1983年第4期。⑤《美术史论家王逊和他对古代画论的一些见解》,李松整理,《美术史论》1984年第2、3期。

1978年,由王琦任主编的原外国美术史教材编写组在1962年初稿基础上开始重新工作,认为初稿包含内容不够全面,遂将写作范围缩小,在1980年3月将《外国美术史》改写为内容分为九编的《欧洲美术史》,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

1980年左右,薄松年、陈少丰对王逊1956年铅印本《中国美术史讲义》重加修订,并由薄松年补写“故宫及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明清时代的工艺美术”,陈少丰补写“明清时代的雕塑”,扩充“明清美术小结”,编为34万字的王逊著《中国美术史》,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对于王逊60年代初突破过去门类和材料局限,重新为美术史系撰写的那部只写到元代的中国美术史教材,两位校订者考虑再三,最终没有在此次校订中将王逊不同时期的编著强为糅合。另,由于王逊《中国美术史》1985年版责任编辑失误,插图方面出现严重错乱,为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89年修订错误后,又重排再版了一次。

1980年,冯湘一参加文化部《艺术概论》教材编写。这次编写是文化部1960年组织编写《艺术概论》后的第二次教材编写。编写组由艺术教育事业管理局领导戴碧湘及李基凯任组长,单位成员有中央戏剧学院邓世还、中央美院冯湘一、北京电影学院汪流、湖北艺术学院汪申申、艺术教育事业管理局李洪明、浙江美术学院沈润棠、广西艺术学院邱振声、南京艺术学院杨身源、上海戏剧学院袁化甘、四川音乐学院韩立文。此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李承秀、北京舞蹈学院左盛华、解放军艺术学院孙威等也参加了初稿的讨论。全书分十一章,包括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种类;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艺术家的职责和修养。1981年8月定稿,1983年2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1988年5月,李树声任分卷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第七卷)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李树声从20世纪50年代起着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编研和教学,1959年和1962年两次参加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教材编写,1981年又参编汇编了版画文献和作品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此次通史写作有不少内容是他和别人亲自调查访问掌握的有价值的原始材料。第七卷在内容上是《中国美术通史》第十编近现代美术部分,是全书占比和写作难度最大的部分,也是1949年以来详述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第一部专著。

1988年,孙美兰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艺术概论》主编。1989年7月,《艺术概论》出版。参与编写者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孙幼兰、中央戏剧学院仇学渊、中央美院在读研究生钱志坚。该书把艺术的审美本质当作核心线索,突出艺术与人的精神、生命、个体情感的关联,构架虽仍以艺术形态、艺术功能、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批评为主干,但论述融进了新的理论,触及了新的现象,把过去打入禁区的西方现代艺术也作为艺术理论问题加以探讨,是当时主要供美术专业使用的艺术概论教材。


附录一:美术史美术理论系教学计划(草案)·1961年

一、定名

本系全名为“美术史美术理论系”,简称“艺术学”系。

二、培养规格

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美术知识、了解各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史的发展、有较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熟练地掌握本国语文、具有一种至两种外国文阅读能力和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与知识的美术专业理论人才。本系分三个专门化(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理论),各个专门化除具有共同的美术史与理论基础,还必须在本专门化方面有较深的理论,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毕业以后可以担任美术院校美术理论的教师或博物馆研究部门的研究人员。

培养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

1.政治质量:①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②具有系统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在理论战线上,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坚决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③有不断改造思想的要求,树立劳动观点和群众观点,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工农兵群众打成一片,不断向知识分子劳动化的方向前进。

2.文化修养:①掌握马列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理解毛泽东文艺思想,能正确地分析和认识艺术现象;具有较丰富的文化理论修养,对哲学、文艺思潮的发展有正确认识。②系统地学习中外美术史,并选读名著,要求对历代主要作家和作品有一般了解,对文学作品具有欣赏与批判的能力,并具有广泛的修养。③对音乐、戏剧等各种姊妹艺术有一般的了解,通过各种介绍和欣赏活动,丰富修养,提高艺术认识水平。

3.专业水平:①熟悉世界美术发展的具体过程,并通晓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对本国美术的发展有较深刻的理解。②一般地掌握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研究现状,在所学专门化方面,能够经常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③在本专业上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运用本国语言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组织科学论文。④具有基本的绘画技能,对美术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⑤具有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知识,能参加博物馆和考古研究工作。

三、学制和专业设置

学制五年。根据国家的需要与本系的具体条件,分设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苏联美术史、东方美术史)、美术理论三个专门化。

四、开设课程和学时比例

课程的组织——全部课程可以分为四组。

1.马列主义理论:美术史系学生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与一定的马列主义水平,所以必须参加劳动锻炼,并要学习:

①马列主义基础;②中共党史;③政治经济学;④哲学;⑤形势与任务。

美术史学生必须具有一定文艺理论基础,所以要求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与马列主义美学基础。

2.专门课程:美术史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为:

①中国美术史;②中国现代美术史;③西方美术史;④苏联美术史;⑤东方美术史;⑥中国古典绘画理论;⑦博物馆学;⑧中国考古学;⑨中国建筑学;艺术概论;马列主义美学基础。

三年级就可以分别设立中国美术史及外国美术史两个专门化,按照各专门化的要求增设选修课与专门化课程,这些课程是对于美术通史课程的重点补充、深入及提高。

专门化课程和选修课计划附后。

为了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美术技巧,以适应将来学习及研究工作的需要,要通过艺术锻炼及技法理论学习,提高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学生必须学习:

①绘画(素描、国画、水彩、速写等)或雕塑。②技法理论课程(解剖、透视、色彩学)。

为了使各个理论专业的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以文字表达学术见解和研究成果,并培养其分析、批判、研究的能力,在前四年都规定有理论创造联系,称为“专业创作课”(其教学大纲另订)。

3.辅导课程:美术史是文化史领域的精密的分工,要深刻了解美术的发展及规律,必须同时熟悉各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学生必须学习:

①中国通史;②世界通史;③中国文学史;④西方文学史;⑤苏联文学史。

文学史课程,同时着重分析、批判文学名著,以提高认识与文学修养。

为了丰富学生的文艺修养,除了以上必修课程,还应在可能条件下组织以下文艺修养课,由学生自由选修或自学。

①中外文学作品选读;②中外音乐史简介与音乐名作欣赏;③中外戏剧史简介与中外名剧欣赏;④摄影技术与摄影艺术。

全系学生都要求学习一门外国语,外国美术史专门化要求学习两门外国语。

4.生产劳动与专业实习

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加强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以外,每年均规定参加生产劳动一个半月,专业实习一个半月。由于理论专业的特点,专业实习与工农业生产不能经常密切结合,因此,生产劳动主要在于参加劳动锻炼,改造思想,适当进行生活速写与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则在古代美术遗址、博物馆、考古挖掘现场进行。在有可能结合的情况下,则尽可能要求两者结合进行。将生产劳动中的思想收获贯彻到实习中去。

根据专业特点,五年期间生产劳动与专业实习的安排如下:

一年级:选择最利于学生提高政治思想并有某种民间美术或文化基础的农村进行生产劳动。专业实习以搞社会调查为主(农村文化生活、民间或群众美术状况、群众的欣赏与评论活动)。

二年级:专业实习以参加考古发掘为主,生产劳动可在附近农村或工地进行,或在北京附近进行。

三年级:进行博物馆实习,在附近农村参加劳动。

四年级:专业实习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美术调查,在当地参加劳动。

五年级:在北京郊区劳动。专业实习根据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分别单独进行。

课程的要求:

1.政治理论课按照全院共同课要求进行。文艺思想与美学课是对美术史专业的学生传授基本的马列主义美学原理,使他们在进行美术史论研究时能掌握理解与分析美术现象的能力。

2.关于美术通史及专门化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

①美术通史是对初学美术史的专业学生传授基本的科学知识,为他们以后进到专门化课程的学习及独立研究打下基础。通史课要介绍全面的历史发展,教材要综合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体现当前科学研究的水平。通史要比较完整地叙述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并尽可能地通过历史的叙述阐明艺术发展的规律。通史教学要避免史料堆砌,要包括艺术问题,对作家和作品要从美术史的发展上提出评价,围绕着评价介绍史实。②专门化课程是在通史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的教学,是对重要的美术发展阶段、主要作家及其作品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有些专门化课程也可以是专史。专门化课程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对所熟悉的问题发表自己独立研究的心得。专门化课程可以介绍各家各派的学说,并加以分析、批判。专门化课程是使同学通过学习掌握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思考的方法。③绘画及技法理论课的详细要求与进度计划另有教学大纲。

附注:

1.专门化应开的某些具体课程,在开课前一年,由系主任提出,院务会议决定。

2.在教学计划所规定总学时之内的选修课程,得根据专门化的需要选修,由学生根据志愿额外加修的课程不受限制。加选门数、时数和加选人数由系主任提出,院务会议决定。加选课程无考试、考查。

3.专门化课程或选修课程之教学大纲由系务会议审查批准。

专门化课程试行计划

一、专门化课程是美术通史的重点补充、深入及提高。这些课程针对美术史上的重要问题和美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开设。

二、初步考虑可以开设以下专门化课程:

1.书画鉴定及书籍介绍 60学时

2.古文字学初步 30学时

3.中国工艺美术专题 60学时

4.少数民族美术 30学时

5.古代美术家及美术专题研究(一) 60学时

6.古代美术家及美术专题研究(二) 60学时

7.佛教(或宗教)美术专题研究 30学时

8.西方美学史 30学时

9.西方建筑史 60学时

10.外国美术家及专题研究 150学时

以上10门课共计570学时,学生报各自所选专门化需根据个人特长、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在系的指导下选课。在规定的240学时以外,学生也可以加选,但不进行考试及考查。

三、专门化课程可以采取三、四年级合班上课办法,这样使某些课程可以隔年开课,减轻教师的一部分负担,以使用更多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请课外专家兼课,要把系的方针、教学要求、学生水平等充分而具体地介绍清楚,使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各门课程能互相密切配合。在院外专家的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加强联系及进行帮助。

课程说明:1.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专题及西方建筑史等课是为了补通史之不足。2.中国古代美术家及美术专题研究、外国美术家及专题研究,是为了深入认识美术家及美术的专题研究课程,性质相同,内容不同,分别排在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单选,也可以都选。3.书画鉴定及书籍介绍,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传统的鉴定方法是怎样进行的。课程中介绍重要的书画著录书籍,了解过去的收藏及流传,并学习利用这些书籍。4.古文字学初步,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各体古文字形、声、意的主要发展和演变,尤着重形的发展和演变。使同学具备最基础的常识,以便将来在工作中及学习中具有阅读了解这方面专著的能力。


附录二:美术史、美术理论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1961年

一、培养目标

美术史、美术理论专业的任务是培养美术史、美术理论的研究人才和教学人才。

需要毕业生达到如下标准:(一)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愿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一定的生产劳动、实际工作的锻炼,树立全心全意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二)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三)系统地掌握为精通美术史、美术理论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美术史、美术理论的某种专门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四)对民族美术遗产有较深刻的理解,具有较广博的文化艺术的知识和修养,有较高的写作能力。(五)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和时间安排

学制五年(本专业从一年级开始分设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理论三个专门组)。五年内除寒暑假30周及教学期间的假日5周外,共有225周。其中,教学(包括考试、考查)169周,占总周数的75.1%;生产劳动30周,占总周数的13.35%;专业实习26周,占总周数的11.55%。

三、课程设置

五年内开设政治、专业、文化体育三类课程,共计28门(包括专门组课程按6门计算)。总学时为6241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982学时,复习与练习3259学时。

(一)政治课

本类课程暂设5门,共1116学时(课堂讲授592学时,复习与讨论524学时),占总学时的17.9%。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课堂讲授102学时,在第一学年开设)

2.政治学(课堂讲授102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3.政治经济学(课堂讲授96学时,在第三学年开设)

4.哲学(课堂讲授128学时,在第四、五学年开设)

5.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主要是国内外形势、党的政策和有关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报告,阅读一定的文件,必要时组织讨论。共164学时,各学年均开设)

(二)专业课

本类课程共开设19门(包括专门组课程6门),共3629学时(课堂讲授1666学时,复习与练习1963学时),占总学时的58.1%。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课堂讲授51学时,在第一学年开设)

2.艺术概论(课堂讲授68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3.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课堂讲授96学时,在第四学年开设)

4.中国画论(课堂讲授32学时,在第三学年开设)

5.中国现代美术史(课堂讲授68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6.中国美术史(课堂讲授204学时,在第一、二学年开设)

7.东方美术史(课堂讲授64学时,在第三学年开设)

8.俄罗斯苏联美术史(课堂讲授64学时,在第三学年开设)

9.西方美术史(课堂讲授160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10.绘画与雕塑(课堂讲授302学时,在第一、二、三学年开设)

11.中国通史(课堂讲授51学时,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上学期开设)

12.世界通史(课堂讲授48学时,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上学期开设)

13.专业评论习作(课堂讲授100学时,在第一、二、三学年开设)

各专门组课程:(课堂讲授358学时)

中国美术史组

(1)中国考古学(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一学年开设)

(2)中国古代建筑(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3)博物馆学(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4)书画鉴定、书画书籍介绍(课堂讲授32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5)中国古文字学(课堂讲授32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6)中国美术专题讲座(课堂讲授192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外国美术史组

(1)考古学(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一学年开设)

(2)外国建筑史(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3)博物馆学(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4)外国美术专题讲座(课堂讲授128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5)外国美术论文选读(课堂讲授96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6)人民民主国家的美术(课堂讲授32学时,在第三学年开设)

美术理论组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选读(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四、五学年开设)

(2)中国历代文艺理论选读(课堂讲授68学时,在第一、二学年开设)

(3)中国书画书籍选读(课堂讲授34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4)外国美术论文选读(课堂讲授32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5)中国美术专题讲座(课堂讲授80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6)外国美术专题讲座(课堂讲授80学时,在第四、五学年开设)

(三)文化、体育课

本类课程开设4门,共1496学时(课堂讲授724学时,复习772学时),占总学时的24%。

1.中外文学作品选读(课堂讲授128学时,在第三、四学年开设)

2.外国语(课堂讲授268学时,在第一、二、三学年开设)

3.体育(共68学时,在第一、二学年开设)

4.选修课(学生可选修260学时)

(1)中国文学史(课堂讲授48学时,在第一、二学年开设)

(2)世界文学史(课堂讲授48学时,在第一、二学年开设)

(3)中外音乐史简介及音乐名作欣赏(课堂讲授32学时,在第五学年开设)

(4)中外戏剧史简介(课堂讲授32学时,在第四、五学年开设)

(5)摹拓、测绘、摄影(课堂讲授16学时,在第二学年开设)

(6)第二外国语(课堂讲授128学时,在第四、五学年开设)

四、生产劳动

劳动锻炼是促进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五年内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共30周,每学年6周。本专业的学生以下乡下厂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并参加一定的社会公益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与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和基层工作,与群众建立一定的联系。

五、专业实习和科学研究

专业实习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巩固教学的成果,使学与用一致,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学研究应当服从教学的需要,并与当前美术创作和学术讨论相结合。在专业实习和科学研究中,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五年内专业实习和科学研究的时间共26周,在第一、二学年各4周,第三、四、五学年各6周。专业实习和科学研究包括写作实习、民族民间美术调查、专题研究和参加学术讨论等。前三年进行写作实习、民族民间美术调查,第四、五学年主要是进行专题研究、写作毕业论文。专题研究和毕业论文应以个人的钻研为基础,并发扬集体协作精神。集体写作的项目,以个人执笔部分为考核成绩的依据。

附:美术史、美术理论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略)


附录三:美术史系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工作条例(草案)·1963年

一、论文的目的要求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式。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成果,使学与用一致,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训练,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学年论文在四年级进行,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查阅文献,使用工具书,初步获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有关资料进行研究的能力,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论文的书写应合乎科学论文的一定格式。

毕业论文是学生总结在校期间的学习,完成专业的基础训练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有关理论著作,努力掌握有关资料,阅读有关作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做到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比较完整地阐明论文题目所包括的内容。要求文字通顺,书写整洁。

写作学年论文的时间一般为200学时左右,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主要是在五年级下学期,一般为400~450学时。时间分配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为宜。

二、论文的选题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以个人进行专题研究为主,也可采用社会调查(或专业调查)、翻译、参加集体编书或写作编书报告等形式。采用社会调查(或专业调查)作为学年论文时,应要求学生整理出调查报告,而作为毕业论文时,还应写出有关的专题论文。个别以外国美术史作为学习重点的学生,可以允许采用笔译外国美术史重要学习资料作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但采用这种方式时除完成翻译正文以外,应要求学生对翻译材料中存在的美术史或美术理论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写成文章。如果采用集体编书的方式进行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每个学生均应有自己独立负责的部分,并主要根据这部分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题目,应从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出发来选择,题目要有科学研究价值(某些学年论文的题目,虽然本身科学价值不大,但要使学生通过该题目的写作,获得科学研究训练),其范围的大小、难易的程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一般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的题目应尽可能结合教研组的研究工作和教师的专长。选题的方式可以是:

1.由教研组提出题目,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由教研组根据学生志愿和指导教师的力量进行适当的调配。2.教研组提出若干研究方向,由教师教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然后由学生提出具体题目,经过导师审查确定。3.少数学生自己提出题目,经教研组研究认为有科学研究价值并有可能进行,也可允许采用。

总之,选题的方式应遵循教研组统一分配和学生自愿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在目前指导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几个学生同选一道题目,但须各自独立进行,防止互相依赖、彼此抄袭。一切论文的题目均须经教研组讨论通过,并经系主任批准,凡参加集体编书、集体社会调查研究的项目和列入系科学研究重点的项目,均须报请毕业创作工作委员会和院领导批准。

三、论文的指导

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工作中,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教师对论文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应尽可能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但在目前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分配研究经验不足的教师担任指导,但要求教研组采取适当方式,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给予具体的帮助,并发动指导论文题目相近的教师互相帮助,集思广益,交流经验,以提高指导水平。过去参加科学研究较少,没有指导毕业论文经验的青年指导教师,应提前一步阅读有关资料并钻研有关问题。如因指导力量不足或特殊需要,可以考虑约请系外或院外有一定科学研究经验的专家担任指导。教师指导论文的任务,应与其他工作任务统筹安排,以免互相牵扯或使导师负担过重。

指导工作主要应抓好如下三个环节:1.拟定论文题目,并在题目确定后,向学生说明论文的目的要求。介绍这个问题过去研究的状况和主要文献,指定参考书目,并帮助学生拟定论文工作的具体计划(包括论文大纲、读书计划、工作步骤等)。2.经常检查学生执行论文工作计划的情况,督促学生按期完成论文工作,并在阅读文献、搜集资料、理论分析、材料概括等方面给学生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同时,导师还应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3.做好论文大纲的全文审查工作。

四、论文的答辩和评分

学年论文不举行答辩,成绩由指导教师以及格、不及格评定之。

毕业论文一般应进行答辩,由答辩委员会负责进行。答辩委员会由三至五位有经验的教师组成,必须包括指导教师和教研组长或副组长参加。举行答辩时,还可以请其他各系领导、教务处和院领导,以及院外专家等参加。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是:①学生报告论文要点;②指导教师提出审查意见;③发言和提问;④学生进行答辩;⑤答辩委员会讨论,给予评分和成绩(毕业论文成绩以四级计分评定之,不及格者不予毕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按统一规定誊写两份,一份由系内资料室作为教学档案保存,一份由学校保管。

五、其他

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勇于对不同学术见解进行踏实的探讨。当师生之间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和意见时,应展开充分的讨论。学生要尊重教师,虚心接受教师指导,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对于某些不同意见,可以本着追求真理、服从真理的精神,与教师讨论,但必须抱着虚心的诚恳的态度,不能强不知以为知。教师要积极热情地指导,弄清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走向更加正确的途径。只要学生的论文持之有效,言之有理,符合上述论文要求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学术见解与自己不同而不积极给予指导,也不能在评定成绩时有所贬低。


(曹庆晖,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微信图片_20230210094601.jpg



——来源 | 《美术大观》202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