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

时间:2022-08-03 09:18:22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舒湘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

桂子香园图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项墨林(1525—1590),原名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退密斋主人等。明代卓越的收藏家。项忠后裔,世家出身,父辈积财,受馈于长兄。筑有藏书楼,因曾获一古琴,上刻“天籁”二字,故将藏书楼取名“天籁阁”。


嘉兴,古称檇李,位于钱塘之北、太湖之南、沪苏杭之央。南宋以降,浙江嘉兴为畿辅之地,富庶丰饶、学风兴盛,一时间贤才辈出。至明中晚期,民间收藏盛极一时。然,海内风雅人士必取道嘉兴,造访鉴藏大家项元汴,登其藏书楼“天籁阁”。

天籁阁是明代书画收藏的重镇,其收藏之丰,堪称半部传统书画史。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在江南地区逐渐成为书画鉴藏重要之地,影响了仇英、董其昌等一众书画大家。

天籁阁遍藏历代法书名绘、金石鼎彝、珍奇名玩,在“收”与“守”之间支撑起半部以晚明为节点的书画史。

在项元汴天籁阁的收藏中,涵盖了上起东晋“二王”、下迄“明四家”的书画,以六朝绘画享誉海内。由于年代久远,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绘画极少,天籁阁不仅藏有六朝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的传世名作,还藏有这一时期戴逵的绘画,这些作品能够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籁阁的保管和收藏。天籁阁的唐五代绘画,有李昭道的《蓬莱宫阙图》、王维的《山阴图》、韩幹的《牧马图》、韩滉的《五牛图》、黄荃的《长春花鸟》等。天籁阁丰富的宋画收藏,不仅藏有以董源、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北宋三大家”的山水画,还有以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四家”真迹。与此同时,文同的墨竹、苏轼的偃松、扬无咎的墨梅、赵孟坚的墨兰、米芾父子的“米氏云山”,乃至宋徽宗赵佶的《写生翎毛》和《瑞鹤图》,皆成为天籁阁的珍藏。元代山水画颇受明清文人推崇,在项元汴的收藏中,有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高克恭的《秋山暮霭图》,以及“元季四家”黄公望《快雪时晴图》、吴镇《嘉禾八景图》、倪瓒《虞山林壑图》、王蒙《秋林万壑图》等。元代墨竹成为文人画家常见题材,李珩、柯九思、吴镇的墨竹,皆为项元汴所藏。难能可贵的是,天籁阁虽为私人藏馆,却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公共美术馆”的特征,众多书画家莫不受其雨露,得益匪浅。

此外,项元汴在鉴藏之余兼工书画,始创“嘉兴画派”,为嘉兴地区的书画传承提供了助力。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2)

明 项元汴

桂子香园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藏尽天下——天籁阁的旷世收藏     


据嘉兴图书馆馆长沈红梅女士考证,目前可考的天籁阁书画收藏共有1400余件,涵盖460多位历代书画家的作品,其中书法644件,绘画784件。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3)

[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全卷 (唐摹)

大英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4)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5)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6)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7)

[唐] 

韩滉

五牛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8)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9)

[北宋]

赵佶

瑞鹤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0)

[宋]

佚名

司马光独乐园图卷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1)

[元]

黄公望

快雪时晴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2)

[明] 

文徵明

真赏斋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3)

[明]

唐寅

秋风纨扇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4)

 [明]

文彭

兰花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5)

[明]

文嘉

在项元汴五十四岁生日时

为其作《寿墨林山水图》轴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6)

[明]

仇英

水仙腊梅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7)

[明]

仇英

独乐园图卷之一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8)

(局部)

[明]

仇英

独乐园图卷之二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19)

(局部)

[明]

仇英

独乐园图卷之三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20)

(局部)

[明]

项元汴

墨荷图轴

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藏书楼|项家 “天籁阁”(图21)


项家曾经的藏品多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部分为国内其他博物馆和国外博物馆珍藏,或流散于私人藏家手中。这些藏品因项元汴妥善的收藏和保管得以留存,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证。尽管昔日满载“法书名绘、鼎彝玉石”的天籁阁早已不复留存,但项氏及其子孙好古、惜古的鉴藏精神却为中国艺术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项元汴时代虽已成历史,但项元汴与天籁阁对中国艺术史所做的贡献将名垂青史。



——摘自《中国书画》